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催化剂(触媒)论文

低温NH3-SCR脱硝催化剂的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第12-13页
    1.3 NH_3-SCR脱硝技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反应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工艺布置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存在的技术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 1.4 低温NH_3-SCR脱硝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锰基低温脱硝催化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钒基低温脱硝催化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其他金属基低温脱硝催化剂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9-21页
第2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第21-27页
    2.1 催化剂性能评价系统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化学试剂第23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的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表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孔隙结构表征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X-射线晶体衍射(XRD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热重 (TG)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H_2-程序还原(H_2-TPR)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X荧光光谱(XRF)分析第2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3章 V_2O_5-WO_3/TiO_2催化剂的实验研究第27-39页
    3.1 催化剂制备第27页
    3.2 钛白粉的物理性质对催化剂脱硝性能影响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钛白粉的物理参数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氧气含量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氨氮摩尔比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空速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SO_2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SO_2和H_2O共同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3.4 紧凑型SCR反应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4章 掺杂X的V_2O_5-WO_3/TiO_2催化剂实验研究第39-48页
    4.1 催化剂制备第39页
    4.2 X的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4.3 催化剂表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孔隙结构表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XRD表征第41-42页
    4.4 SO_2对催化剂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4.5 SO_2和H_2O对催化剂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4.6 催化剂硫中毒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红外表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孔隙结构表征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热重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5章 改性载体的V_2O_5-WO_3/TiO_2催化剂实验研究第48-56页
    5.1 载体掺杂沸石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沸石的基本性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催化剂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掺杂沸石的催化剂活性测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催化剂的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SO_2和H_2O对催化剂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5.2 载体掺杂氧化铝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氧化铝的基本性质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掺杂氧化铝的催化剂活性测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催化剂的表征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SO_2和H_2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6章 掺杂Y的V_2O_5 /TiO_2催化剂实验研究第56-68页
    6.1 Y负载量对V_2O_5 /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催化剂制备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活性测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催化剂表征第57-58页
    6.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催化剂制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活性测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催化剂表征第59-60页
    6.3 SO_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6.4 SO_2和H_2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6.5 催化剂硫中毒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红外表征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孔隙结构表征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热重表征第64页
    6.6 再生实验第64-66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结论和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展望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78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负载g-C3N4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太阳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研究
下一篇:青春期双酚A暴露对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