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群众文化事业论文--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地方群众文化事业论文

成都市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“先行示范区”的案例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选题的理论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社会契约论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-19页
第二章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“先行示范区”的案由分析第19-27页
    2.1 落实我国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性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问题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我国各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探索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探索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解决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的一致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投入结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第24页
    2.3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“先行示范区”的典型意义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在成都市的先行示范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在四川省的先行示范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在西部地区的先行示范性第26-27页
第三章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“先行示范区”的案例描述第27-33页
    3.1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历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(2005年—2007年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阶段(2008年—2016年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阶段(2016年以后)第28页
    3.2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打造区域核心文化品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加强队伍建设,构建文化人才队伍第30-31页
    3.3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本形成“一个重点下的11个公共文化惠民工程”全覆盖格局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现了“城乡互融共建完全一体化”和“城乡互动共享基本均等化”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起到了综合性示范带头作用,惠民文化项目得到推广第31-33页
第四章 案例的关键因素分析——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第33-38页
    4.1 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的重要作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明确了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的方向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加快了公共文化项目的发展速度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形成了一定的公共文化文旅产业规模第33-34页
    4.2 实现社会综合效益产生作用的原因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利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有利于更契合地满足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的成功经验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府主导,基本保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社会参与,增强活力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统筹管理,改革创新第37-38页
第五章 案例的关键因素分析——打造区域核心文化品牌第38-41页
    5.1 打造区域核心文化品牌的重要作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体现了区域公共文化的特色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展示了公共文化服务“问需于民”的理念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分类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第38-39页
    5.2 打造区域核心文化品牌产生作用的原因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更大程度地整合了区域文化资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更真实地保证了居民参与的意愿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更好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第39-40页
    5.3 打造区域核心文化品牌的成功经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文化惠民要科学规划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文化惠民要精心策划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文化惠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第40-41页
第六章 案例的关键因素分析:建设区域公共文化队伍第41-44页
    6.1 区域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力保障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文化志愿者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水平第41-42页
    6.2 区域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产生作用的原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有利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有利于公共文化项目的实施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有利于公共文化人才的发现、发展、繁荣第42-43页
    6.3 区域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各街镇乡要配齐负责人抓好服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各街镇村自聘专干,各村社日常落实专人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各社团要有效选、培、用骨干人员第43-44页
第七章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“先行示范区”的案例启示和政策建议第44-55页
    7.1 案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启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力保障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文化志愿者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水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体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管理的示范性作用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5 突显了政府“以民为本”的建设理念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6 提升了文化队伍的服务能力第45-46页
    7.2 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思想理念和制度方面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方面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打造区域公共文化核心品牌方面第52-55页
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5-56页
    8.1 研究结论和不足第55页
    8.2 研究展望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第60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成长主题插画研究及绘本创作
下一篇:德阳市幸福美丽乡村(社区)文化院坝建设案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