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油田应用化学论文

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凝胶体系开发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功能单体的选择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聚合方式的选择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引发体系的选择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聚丙烯酰胺的发展方向第14页
    1.2 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技术路线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新型聚合物合成实验设计及Gaussian计算第19-25页
    2.1 单体的筛选及Gaussian计算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功能单体的选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单体几何构型优化与单点能计算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计算第23-24页
    2.2 聚合反应体系选择第24页
    2.3 引发体系的选择第24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25-44页
    3.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药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26页
    3.2 聚合物P(AM-AMPS-DMC-2-VP)的测试和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聚合物P(AM-AMPS-DMC-2-VP)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聚合物P(AM-AMPS-DMC-2-VP)溶液粘度的测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聚合物P(AM-AMPS-DMC-2-VP)的结构表征第27页
    3.3 新型聚合物的制备第27-28页
    3.4 聚合反应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第2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引发剂配比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单体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引发剂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pH值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2-VP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AMPS和DMC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尿素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EDTA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3.5 聚合物结构表征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红外光谱表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拉曼光谱表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元素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 新型聚合物溶液性质研究第44-55页
    4.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44-45页
    4.2 聚合物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4.3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4.4 电解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一价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二价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4.5 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剪切速率对不同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不同聚合物溶液的剪切作用可逆性第49-50页
    4.6 聚合物溶液的长期老化稳定性第50-53页
    4.7 小结第53-55页
第5章 新型聚合物提高采收率能力评价第55-60页
    5.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仪器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试剂第55页
    5.2 P(AM-AMPS-DMC-2-VP)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填砂管的准备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第56-58页
    5.3 P(AM-AMPS-DMC-2-VP)驱油实验第58-59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59-60页
第6章 耐温抗盐凝胶体系的优选与优化第60-77页
    6.1 实验仪器及实验药品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验仪器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验药品第60-61页
    6.2 交联剂的筛选第61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有机酚醛凝胶体系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PEI凝胶第66-71页
    6.3 有机酚醛凝胶体系优化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聚合物浓度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交联剂浓度的影响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温度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添加剂硫脲的影响第76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76-77页
第7章 耐温抗盐凝胶体系的性能评价第77-85页
    7.1 实验仪器及实验药品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实验仪器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实验药品第77-78页
    7.2 长期热稳定性第78-79页
    7.3 抗剪切能力第79-80页
    7.4 封堵性能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聚合物P(AM-AMPS-DMC-2-VP)交联体系的成胶性能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封堵率第83-84页
    7.5 小结第84-85页
第8章 结论与建议第85-87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85-86页
    8.2 建议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然气分子筛脱水装置设计与控制研究
下一篇:致密油藏注CO2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