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油气加工厂机械设备论文

天然气分子筛脱水装置设计与控制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天然气脱水方法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工业控制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3-14页
第2章 天然气脱水装置工艺分析第14-21页
    2.1 天然气脱水方法选择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分子筛吸附特性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分子筛物理特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分子筛吸附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3A分子筛吸附性能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2.3 分子筛脱水工艺模型的建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介绍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HYSYS建模理论基础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HYSYS物流、能流设定第19-2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3章 分子筛脱水吸附塔的设计第21-30页
    3.1 分子筛脱水关键参数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分子筛脱水操作周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吸附塔允许空床气速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分子筛的湿容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吸附床层尺寸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气体通过吸附床的压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传质区长度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转效时间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吸附塔设计流程第25-26页
    3.3 脱水塔吸附性能研究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子筛吸附塔参数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吸附曲线和穿透曲线第27-2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4章 脱水装置再生冷却环节压力与流量控制第30-42页
    4.1 分子筛再生和冷却环节控制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4.2 调节阀特性分析与模型建立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气动执行器简介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调节阀的调节比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对数流量特性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气体介质调节阀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6-39页
    4.3 系统压力和流量控制仿真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调节器PID控制算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调节阀控制仿真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5章 脱水装置再生环节加热炉出口气温度控制第42-58页
    5.1 加热炉出口气温度控制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5.2 加热炉温度控制方案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温度单参数控制方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串级控制方案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出口气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出口气温度Smith-PID控制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Smith预估补偿原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Smith-PID温度控制系统仿真第48-50页
    5.4 出口气温度Smith-模糊PID控制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模糊控制的应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模糊控制原理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Smith-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仿真第55-5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6章 分子筛脱水装置控制系统实现第58-68页
    6.1 系统概述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系统架构概述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系统网络结构概述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系统硬件配置清单第59-60页
    6.2 控制系统冗余功能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冗余控制器配置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冗余控制器功能设置第61-62页
    6.3 系统软件组态操作说明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脱水装置工艺界面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阀组工艺手动、自动监控界面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系统参数监控界面第66-67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8-69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68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附录第73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石油开拓中亚市场问题研究
下一篇: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凝胶体系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