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2.1 地理标志性质及理论基础 | 第14页 |
2.2 地理标志价值分析 | 第14-16页 |
2.2.1 区域经济视角 | 第14-15页 |
2.2.2 产业视角 | 第15页 |
2.2.3 生产者视角 | 第15-16页 |
2.3 地理标志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4 研究评述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| 第18-32页 |
3.1 地理标志的起源、定义及特征 | 第18-19页 |
3.2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历程 | 第19-21页 |
3.3 农产品地理标志现状分析 | 第21-32页 |
3.3.1 总体概况 | 第21-22页 |
3.3.2 空间分布 | 第22-23页 |
3.3.3 三部门认证 | 第23-27页 |
3.3.4 现存问题 | 第27-32页 |
第4章 地理标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1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32-35页 |
4.2 俱乐部理论 | 第35-36页 |
4.3 资源配置拥挤理论 | 第36-37页 |
第5章 实证分析 | 第37-51页 |
5.1 地理标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—以山东省为例 | 第37-47页 |
5.1.1 山东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| 第37-43页 |
5.1.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| 第43-44页 |
5.1.3 数据来源 | 第44页 |
5.1.4 回归分析 | 第44-47页 |
5.2 三部门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—以山东省为例 | 第47-51页 |
5.2.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| 第47-48页 |
5.2.2 数据来源 | 第48页 |
5.2.3 回归分析 | 第48-51页 |
第6章 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| 第51-55页 |
6.1 采用专门法模式 | 第51-52页 |
6.2 规范行业协会 | 第52-53页 |
6.3 加强质量监管 | 第53-54页 |
6.4 适度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