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引言 | 第8-9页 |
1.2 GPS高程拟合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0-12页 |
2 GPS高程测量原理 | 第12-28页 |
2.1 GPS系统的组成及其坐标系统 | 第12-14页 |
2.1.1 GPS系统的组成 | 第12-13页 |
2.1.2 GPS坐标系统 | 第13-14页 |
2.2 GPS定位原理 | 第14-19页 |
2.2.1 绝对定位测量原理 | 第14-17页 |
2.2.2 相对定位测量原理 | 第17-19页 |
2.3 道路高程控制测量 | 第19-27页 |
2.3.1 高程系统基本知识 | 第19-21页 |
2.3.2 道路高程控制测量的意义和现状 | 第21-23页 |
2.3.3 道路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| 第23-26页 |
2.3.4 道路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GPS高程转换模型理论基础 | 第28-41页 |
3.1 曲线拟合法 | 第28-33页 |
3.1.1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 | 第28-30页 |
3.1.2 多项式曲线拟合法 | 第30-32页 |
3.1.3 正交函数曲线拟合法 | 第32-33页 |
3.1.4 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 | 第33页 |
3.2 曲面拟合法 | 第33-36页 |
3.2.1 多项式曲面拟合法 | 第34-35页 |
3.2.2 平面曲面相关模型拟合法 | 第35-36页 |
3.3 最小二乘配置法 | 第36-39页 |
3.3.1 最小二乘配置法模型 | 第36-37页 |
3.3.2 最小二乘配置法的GPS高程转换 | 第37-39页 |
3.3.3 协方差的选择 | 第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4 道路工程中GPS高程拟合实例 | 第41-57页 |
4.1 工程概况 | 第41-42页 |
4.2 试验结果评判标准 | 第42页 |
4.3 试验一:带状区域路面的拟合实例 | 第42-47页 |
4.3.1 采用直线模型与二次曲线、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结果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3.2 控制点数量对模型拟合结果影响研究 | 第45-46页 |
4.3.3 控制点点位分布对拟合结果的影响研究 | 第46-47页 |
4.4 试验二:平坦区域路面的拟合实例 | 第47-51页 |
4.5 试验三:丘陵地区路面的拟合实例 | 第51-56页 |
4.5.1 二次曲面拟合的研究实例 | 第52-53页 |
4.5.2 多项式曲面相关模型研究 | 第53-5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5 基于LS-SVM和BP神经网络的GPS高程测量模型 | 第57-72页 |
5.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GPS高程拟合的运用 | 第57-63页 |
5.1.1 支持向量机的原理 | 第57-61页 |
5.1.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 | 第61-62页 |
5.1.3 基于LS-SVM模型在高程拟合中的试验过程 | 第62-63页 |
5.2 神经网络法 | 第63-65页 |
5.3 LS-SVM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| 第65-66页 |
5.4 计算实例 | 第66-70页 |
5.4.1 模型计算程序界面 | 第66-67页 |
5.4.2 算例步骤 | 第67-7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附录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