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心脏、血管(循环系)疾病论文--心脏疾病论文

microRNA在慢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英文缩略语索引第16-1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31页
    1.1 慢性心力衰竭第17页
    1.2 microRNA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microRNA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microRNA的形成及作用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microRNA的命名第20-21页
    1.3 心脏钠离子通道及其晚钠电流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心脏钠离子通道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INaL和后除极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INaL参与后除极第23-25页
    1.4 microRNA与钠离子通道INaL第25-31页
第二章 动物模型第31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2.2 设备和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仪器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材料和实验对象第31-32页
    2.3 快速右心室起搏建立犬的慢性心衰模型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手术前准备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手术步骤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术后处理第37页
    2.4 病理切片HE染色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冰冻切片的制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苏木精-伊红(HE)染色第38-40页
    2.5 结果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起搏电极及起搏器位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起搏后4周临床表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心电图监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起搏前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起搏前后心功能参数变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病理改变第43-45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基因芯片及测序第47-5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3.2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47-48页
    3.3 样品采集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采集血样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取犬的心肌组织第48页
    3.4 实验方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血浆样本的miRNA芯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犬心肌测序及其数据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3.5 结果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血浆样本的miRNA芯片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心肌组织测序结果第53-58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9-7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9页
    4.2 设备、耗材和试剂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备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材料及试剂第60-61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iRNA的提取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miRNA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引物的设计与制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数据分析方法第67-68页
    4.4 结果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血浆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犬心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第70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70-73页
第五章 靶点预测第73-8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3页
    5.2 预测方法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TargetScan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microRNA Targets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miRanda第75-76页
    5.3 预测结果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人血浆中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犬心肌中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第80-82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82-85页
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第85-95页
    6.1 讨论第85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血浆采集量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动物模型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基因芯片及测序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qRT-PCR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靶基因预测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6 结论第9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2-95页
致谢第95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3页
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3-104页
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改进PSO-BP神经网络的压力导丝温度及非线性补偿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STM32的心音信号采集设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