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状及趋势 | 第11页 |
1.2 釉面砖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3. 结晶釉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4 结晶釉的种类 | 第13-16页 |
1.4.1 硅酸盐结晶釉 | 第13-15页 |
1.4.2 氧化物结晶釉 | 第15-16页 |
1.5 堇青石釉概述 | 第16-22页 |
1.5.1 堇青石结构 | 第16-18页 |
1.5.2 堇青石(Mg2Al4Si5O18)结晶釉 | 第18-19页 |
1.5.3 影响堇青石结晶釉析晶的因素 | 第19-20页 |
1.5.4 透明结晶釉的原理 | 第20-22页 |
1.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6.1 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1.6.2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分析 | 第23-32页 |
2.1 实验原料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4页 |
2.3 分析及测试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1 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 | 第25页 |
2.3.3 透光性分析 | 第25页 |
2.3.4 显微硬度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3.5 釉面的耐磨性测试 | 第26页 |
2.3.6 X-射线荧光光谱分析(XRF) | 第26页 |
2.4 制备工艺 | 第26-30页 |
2.4.1 熔块釉法 | 第26-28页 |
2.4.2 生料釉法 | 第28-29页 |
2.4.3 压片法 | 第29-30页 |
2.5 堇青石含量的定量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5.1 引言 | 第30页 |
2.5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生料釉法制备堇青石釉 | 第32-40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2页 |
3.2 长石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3 二氧化钛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4 烧成制度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熔块釉法制备堇青石透明耐磨釉 | 第40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4.2 熔块的化学组成 | 第4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61页 |
4.3.0 DSC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3.1 高温显微镜分析(thermal microscopy) | 第42-43页 |
4.3.2 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3.3 堇青石含量的定量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.4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 | 第47-56页 |
4.3.5 堇青石釉的透明性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3.6 力学性能的表征 | 第59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硼熔块对堇青石釉的影响 | 第63-73页 |
5.1 引言 | 第63页 |
5.2 硼熔块与堇青石熔块混合 | 第63-69页 |
5.2.1 实验部分 | 第63页 |
5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3-69页 |
5.3 原位生长法制备堇青石釉 | 第69-72页 |
5.3.1 实验部分 | 第69页 |
5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9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附件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