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6-23页 |
1.1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1.1.1 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生长的现象 | 第16页 |
1.1.2 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籽粒结实的现象 | 第16-17页 |
1.1.3 高温热害影响水稻产量的现象 | 第17-18页 |
1.2 水稻高温胁迫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1.2.1 临界温度 | 第18页 |
1.2.2 敏感时期 | 第18页 |
1.2.3 器官生长与发育 | 第18-19页 |
1.2.4 生理特性 | 第19-20页 |
1.2.5 产量 | 第20页 |
1.3 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1 控制温湿度条件研究 | 第20页 |
1.3.2 大田试验研究 | 第20-21页 |
1.4 水稻高温危害防控措施 | 第21-22页 |
1.4.1 选择耐热性品种 | 第21页 |
1.4.2 生育期调整 | 第21页 |
1.4.3 肥水管理 | 第21页 |
1.4.4 化控技术 | 第21-22页 |
1.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水稻穗分化期高温敏感阶段研究 | 第23-30页 |
2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1.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1.2 高温处理 | 第24页 |
2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1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5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2.1 枝梗分化与退化 | 第25-26页 |
2.2.2 颖花分化与退化 | 第26-27页 |
2.2.3 穗部性状 | 第27-28页 |
2.3 讨论与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水稻穗发育的影响 | 第30-37页 |
3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3.1.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1.2 高温处理 | 第31页 |
3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1页 |
3.1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2.1 幼穗分化天数 | 第32页 |
3.2.2 穗发育进程 | 第32-33页 |
3.2.3 抽穗特性 | 第33页 |
3.2.4 枝梗分化 | 第33-34页 |
3.2.5 颖花分化及形态 | 第34页 |
3.2.6 枝梗及颖花分布 | 第34-35页 |
3.2.7 颖花结实特性 | 第35页 |
3.3 讨论与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| 第37-47页 |
4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8页 |
4.1.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| 第37页 |
4.1.2 高温处理 | 第37页 |
4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7-38页 |
4.1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8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5页 |
4.2.1 颖花退化及结实性 | 第38-40页 |
4.2.2 花器官性状 | 第40-42页 |
4.2.3 籽粒充实 | 第42-43页 |
4.2.4 穗重 | 第43-45页 |
4.3 讨论与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高温胁迫对水稻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 | 第47-57页 |
5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9页 |
5.1.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| 第47页 |
5.1.2 高温处理 | 第47页 |
5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47-48页 |
5.1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5页 |
5.2.1 叶片特征 | 第49页 |
5.2.2 光合特性 | 第49页 |
5.2.3 节间特征 | 第49-52页 |
5.2.4 颖花数量 | 第52页 |
5.2.5 干物质积累 | 第52-53页 |
5.2.6 生理特性 | 第53-55页 |
5.3 讨论与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7-58页 |
6.1 结论 | 第57页 |
6.1.1 水稻穗分化期高温敏感性 | 第57页 |
6.1.2 水稻穗分化期高温对颖花形成及籽粒结实的影响 | 第57页 |
6.1.3 水稻穗分化期高温对器官生长的影响 | 第57页 |
6.2 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