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2.1 可重构组件 | 第14-16页 |
1.2.2 现有典型组件开发技术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2.3 小结 | 第18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| 第18-19页 |
1.4 论文结构组织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GNU Radio平台中可重构组件的研究与实现 | 第20-36页 |
2.1 GNU Radio软件平台 | 第20-26页 |
2.1.1 调度机制 | 第21-25页 |
2.1.2 缓存原理 | 第25-26页 |
2.1.3 流标签 | 第26页 |
2.2 GNU Radio的模块 | 第26-29页 |
2.2.1 Block | 第27页 |
2.2.2 SWIG | 第27-28页 |
2.2.3 Flow Graph | 第28-29页 |
2.3 GNU Radio的关键技术 | 第29-31页 |
2.3.1 代码自动生成 | 第29-30页 |
2.3.2 Python驱动引擎 | 第30-31页 |
2.4 模块的实现 | 第31-35页 |
2.4.1 单一数据类型模块 | 第32-33页 |
2.4.2 复合数据类型模块 | 第33-35页 |
2.5 GNU Radio的分析 | 第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异构信号处理平台中可重构组件设计与实现 | 第36-50页 |
3.1 异构信号处理平台简介 | 第36-38页 |
3.1.1 硬件体系架构 | 第36-37页 |
3.1.1.1 VPX | 第37页 |
3.1.1.2 ATCA | 第37页 |
3.1.1.3 CPCI | 第37页 |
3.1.2 软件体系结构 | 第37-38页 |
3.2 组件化应用建模 | 第38-42页 |
3.2.1 组件模型 | 第38-40页 |
3.2.1.1 组件描述信息 | 第39-40页 |
3.2.1.2 软件包 | 第40页 |
3.2.2 连接器模型 | 第40-41页 |
3.2.3 应用模型 | 第41页 |
3.2.3.1 应用描述信息 | 第41页 |
3.2.3.2 应用装配文件 | 第41页 |
3.2.4 数据处理流程 | 第41-42页 |
3.3 可重构组件的关键技术研究 | 第42-45页 |
3.3.1 操作系统抽象层技术 | 第43页 |
3.3.2 代码自动生成技术 | 第43-44页 |
3.3.3 引擎机制 | 第44-45页 |
3.4 组件化应用实现 | 第45-49页 |
3.4.1 应用组件开发 | 第46-47页 |
3.4.2 应用部署与测试 | 第47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可重构组件跨平台移植方法研究与测试 | 第50-62页 |
4.1 组件设计与实现 | 第50-55页 |
4.1.1 基本原理 | 第50-51页 |
4.1.2 组件设计 | 第51-55页 |
4.1.2.1 GNU Radio中信号处理模块实现 | 第52-54页 |
4.1.2.2 异构信号处理平台中的组件实现 | 第54-55页 |
4.2 GNU Radio中参数估计流程图的测试 | 第55-58页 |
4.2.1 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的滚降系数对码元速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2.2 信噪比对码元速率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3 异构信号处理平台中参数估计流程图的测试 | 第58-59页 |
4.4 应用软件组件的移植方法研究 | 第59-60页 |
4.4.1 软件移植基本原理 | 第59-60页 |
4.4.2 组件移植的实现过程 | 第60页 |
4.5 可重构组件跨平台移植的测试 | 第60-6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2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附录 文中主要英文缩写名词对照表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