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组诗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17页 |
第一章 组诗发展源流及白居易组诗概况 | 第17-29页 |
第一节 组诗发展源流及创作概况 | 第17-23页 |
一、先秦两汉——组诗的萌芽期 | 第17-19页 |
二、魏晋南北朝——组诗的自觉期 | 第19-21页 |
三、初、盛唐——组诗的发展期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白居易组诗概况 | 第23-29页 |
一、白居易组诗概况表 | 第23-25页 |
二、白居易组诗写作原因探析 | 第25-29页 |
第二章 白居易组诗内容分类 | 第29-57页 |
第一节 叙事感怀类组诗 | 第29-34页 |
一、以组诗叙时事 | 第29-31页 |
二、以组诗叙个人之事 | 第31-34页 |
第二节 山水景物类组诗 | 第34-38页 |
一、描摹园中山水,拓展组诗题材 | 第34-36页 |
二、寄情于景,以组诗增进表达效果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咏物类组诗 | 第38-41页 |
一、咏物以寄托讽谕之情 | 第38-39页 |
二、咏物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| 第39-40页 |
三、咏物以寄寓高洁之志 | 第40-41页 |
第四节 议论类组诗 | 第41-47页 |
一、时评与史论 | 第42-43页 |
二、乐评 | 第43-45页 |
三、以组诗论理 | 第45-47页 |
第五节 唱和赠答类组诗 | 第47-52页 |
一、寄、赠之作 | 第47-49页 |
二、和、答之作 | 第49-50页 |
三、自唱自和之作 | 第50-52页 |
第六节 其他组诗 | 第52-57页 |
一、追忆悼亡类组诗 | 第52-54页 |
二、拟作类组诗 | 第54-57页 |
第三章 白居易组诗的艺术特色 | 第57-78页 |
第一节 结构方式的多样性 | 第57-65页 |
一、线索式结构 | 第57-60页 |
二、总分式结构 | 第60-61页 |
三、回环式结构 | 第61-62页 |
四、重章、重头式结构 | 第62-64页 |
五、一纲多目式结构 | 第64-65页 |
第二节 声律运用的创造性 | 第65-70页 |
一、次韵首创者之探讨 | 第65-66页 |
二、白居易的次韵组诗 | 第66-67页 |
三、白居易次韵之评价 | 第67-70页 |
第三节 标题、序言的独特性 | 第70-78页 |
一、以首句为题 | 第70-73页 |
二、大序与小序相结合 | 第73-78页 |
结语 | 第78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