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弗勒互动模式下的弹幕视频传播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绪论 | 第7-16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(三)研究综述 | 第8-13页 |
1、弹幕视频传播特点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2、弹幕视频用户特点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3、弹幕文化特点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4、德弗勒模式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(四)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(五)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(六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、结构化观察法 | 第14页 |
2、半结构式访谈法 | 第14-15页 |
(七)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一、弹幕视频传播与德弗勒互动模式的解读 | 第16-19页 |
(一)弹幕视频传播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| 第16页 |
(二)德弗勒互动模式概述 | 第16-19页 |
1、香农—韦弗模式 | 第17页 |
2、德弗勒互动模式 | 第17-19页 |
二、德弗勒互动模式下的弹幕视频传播特点分析 | 第19-37页 |
(一)双重信源 | 第19-20页 |
1、作为视频制作者的信源 | 第19-20页 |
2、作为弹幕发布者的信源 | 第20页 |
(二)双重讯息 | 第20-21页 |
1、双重讯息混合传播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2、双重讯息混合传播的意义 | 第21页 |
(三)具有三重属性信道的弹幕视频传播特点 | 第21-33页 |
1、信道的三重属性 | 第22-23页 |
2、固定信道内传达的有效信息量的变化特点 | 第23-33页 |
(四)弹幕的噪音属性 | 第33-34页 |
1、物理噪音 | 第33-34页 |
2、语义噪音 | 第34页 |
(五)双重反馈 | 第34-35页 |
(六)德弗勒互动模式下的弹幕视频传播特点总览 | 第35-37页 |
三、弹幕视频传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| 第37-48页 |
(一)弹幕视频传播的优缺点 | 第37-47页 |
1、信源间的共享与冲突 | 第37-39页 |
2、讯息的互补与对立 | 第39-42页 |
3、信道空间的再利用与浪费 | 第42-43页 |
4、弹幕的物理噪音与语义噪音 | 第43-45页 |
5、反馈的及时性与被动性 | 第45-47页 |
(二)弹幕视频传播的改进方向 | 第47-48页 |
四、弹幕视频传播的发展潜力 | 第48-52页 |
(一)弹幕视频传播的可行条件 | 第48-49页 |
(二)弹幕视频与其他异类讯息混合传播的可行条件 | 第49-51页 |
(三)弹幕视频传播的前景与未来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(一)研究结论与贡献 | 第52页 |
(二)研究局限与建议 | 第52-54页 |
注释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