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紫阳县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创新点第16-17页
第二章 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基础理论第17-23页
    2.1 稀缺经济学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稀缺资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富硒产品市场需求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硒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第18页
    2.2 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相关理论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产品产业化的概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富硒农产品产业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产业化模式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特色农业第22-23页
第三章 紫阳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-29页
    3.1 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趋势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紫阳富硒农产品产业化整体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富硒农产品种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富硒农产品产值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富硒农产品品牌第25页
    3.3 紫阳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主导产业富硒茶发展现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3.4 紫阳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经济基础差,区域内缺乏有效整合机制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富硒产业体系薄弱,龙头企业少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缺乏资金,制约其快速发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运营管理体系不健全,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第28-29页
第四章 紫阳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分析第29-39页
    4.1 优势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先天自然资源优势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区位优势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历史文化优势第33页
    4.2 劣势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产品缺乏精细加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第35页
    4.3 机遇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国家政策扶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市场需求巨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举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第35-36页
    4.4 威胁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竞争威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市场营销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第37页
    4.5 态势分析汇总第37-39页
第五章 紫阳县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战略目标及布局第39-43页
    5.1 产业化发展方向与目标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发展方向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发展目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产业发展规划第40-41页
    5.2 主导产业富硒茶产业发展方向第41页
    5.3 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第41-43页
第六章 紫阳县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3-47页
    6.1 促进基地建设,区域内有效整合第43-44页
    6.2 培育龙头企业,成立企业集团第44-45页
    6.3 拓宽融资渠道,加快企业发展第45-46页
    6.4 培养技术人才,激发产业活力第46-47页
第七章 结束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附录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介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茂名市“互联网+农业”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PPP模式的公租房定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