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经典儿童电视剧《神秘博士》叙事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(一)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三)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1.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2.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一、研究作品的概况 | 第15-18页 |
(一)《神秘博士》创作概述 | 第15-16页 |
(二)《神秘博士》成就及影响力 | 第16-18页 |
二、《神秘博士》主题表达:纵深性与人文性 | 第18-29页 |
(一)主题内容:大格局与真情怀 | 第18-26页 |
1.反战与和平 | 第19-20页 |
2.血浓于水 | 第20-21页 |
3.英雄主义与反英雄主义 | 第21-22页 |
4.时间之河 | 第22-25页 |
5.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| 第25-26页 |
(二)主题表现形式:多元化与时代化 | 第26-29页 |
1.以儿童为本中关怀成长 | 第26-27页 |
2.于脚踏实地处仰望星空 | 第27-28页 |
3. 在润物无声中授之以渔 | 第28-29页 |
三、《神秘博士》角色设置:镜像性和变化性 | 第29-38页 |
(一)主要角色:满足观众镜像心理 | 第29-31页 |
1.引领与并肩的思想领袖:博士 | 第29-30页 |
2.愿望与共鸣的自我镜像:同伴与孩子 | 第30-31页 |
(二)次要角色:推动故事情节与完善观众情感 | 第31-35页 |
1.《神秘博士》抗拒与怜悯的心理投射:反派 | 第32-33页 |
2.《神秘博士》改变与前行的精神力量:老师与家长 | 第33-35页 |
(三)人物及人物链关系的变化 | 第35-38页 |
1.人物的不断改变与曲折成长 | 第35-36页 |
2.人物垂直与水平关系的交融 | 第36-38页 |
四、《神秘博士》叙事结构:融合性与流动性 | 第38-43页 |
(一)叙事时间的流变 | 第38-40页 |
(二)叙事空间的转换 | 第40-41页 |
(三)时空交织中的童趣叙事风格 | 第41-43页 |
五、从《神秘博士》探中国儿童电视剧叙事策略 | 第43-48页 |
(一)中国儿童电视剧存在的叙事问题 | 第43-45页 |
(二)《神秘博士》叙事特征借鉴 | 第45-48页 |
1.融合文化沉淀与人文情怀 | 第45-46页 |
2.坚持儿童本位与儿童趣味 | 第46-47页 |
3.勇于突破条框与发挥创意 | 第47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附录 | 第53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