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序言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柳氏家族早期电影活动与"国泰"公司初创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发行系统初建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制片业务的尝试与拓展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"国泰"公司成立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"国泰"公司的发展期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"国泰"成立初期制片状况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"国泰"公司的制片转向与人事变动 | 第19-22页 |
第三节 "国泰"公司的新人策略 | 第22-26页 |
第三章 "国泰"、"大同"分立时期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"大同"公司成立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"大同"公司的运营状况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"国泰"公司运营状况及在台业务拓展 | 第32-36页 |
第四章 上海解放后的"国泰""大同"公司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解放后上海电影制片环境与"国泰"、"大同"公司制片方针的调整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"国泰"、"大同"公司的运营状况 | 第37-41页 |
第三节 最后的转型改造 | 第41-44页 |
第五章 "国泰""大同"创作路线探析 | 第44-68页 |
第一节 "国泰"、"大同"的商业类型策略 | 第44-55页 |
第二节 古装片与民族化风格 | 第55-59页 |
第三节 灰色写实与时代性体现 | 第59-68页 |
结语 | 第68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4页 |
后记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