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体性的时代文献--周浩纪录电影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第1章 周浩的纪录电影创作历程 | 第11-16页 |
1.1 从记者到纪录者 | 第11-12页 |
1.2 从纪录个体到纪录空间 | 第12-16页 |
1.2.1 对真实的探索 | 第12-13页 |
1.2.2 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| 第13-14页 |
1.2.3 对社会的全景纪录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周浩的纪录对象与题材 | 第16-23页 |
2.1 边缘人群的人文关怀 | 第16-18页 |
2.2 热点社会问题的及时关注 | 第18-19页 |
2.3 聚焦公共空间 | 第19-21页 |
2.4 主流意识的独立书写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周浩纪录观念与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| 第23-35页 |
3.1 周浩纪录观念形成所受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3.1.1 时代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3.1.2 新闻摄影工作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1.3 外国“直接电影”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1.4 国内外新纪录电影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 周浩纪录观念的演变 | 第28-35页 |
3.2.1 参与下的观察 | 第28-29页 |
3.2.2 直接电影“观察式”的纪录 | 第29-31页 |
3.2.3 约翰·格里尔逊的“榔头说” | 第31-32页 |
3.2.4 多元的复合 | 第32-35页 |
第4章 周浩纪录片的纪录艺术与形式技巧 | 第35-45页 |
4.1 周浩纪录片的纪录艺术 | 第35-39页 |
4.1.1 空间思维的运用 | 第35-37页 |
4.1.2 象征隐喻与意象 | 第37-39页 |
4.2 周浩纪录片的镜头风格 | 第39-45页 |
4.2.1 镜头画面的直面冲击 | 第39-43页 |
4.2.2 多时空交叉剪辑创造影片结构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