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一、引言 | 第7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(二)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2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(四)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、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3、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(五)理论基础 | 第11-12页 |
二、工商联及民营经济的起源和发展 | 第12-22页 |
(一)相关概念 | 第12-14页 |
1、工商联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2、民营经济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(二)工商联组织的起源和发展 | 第14-17页 |
1、工商联组织的起源 | 第14页 |
2、工商联组织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3、工商联组织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(三)民营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| 第17-20页 |
(四)工商联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关系 | 第20-22页 |
三、邹城市工商联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| 第22-27页 |
(一)邹城市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2-24页 |
(二)邹城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表现 | 第24-27页 |
1、积极建言献策,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| 第24页 |
2、大力组建商会,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| 第24-25页 |
3、强化对外沟通,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| 第25-26页 |
4、搭建多个平台,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| 第26页 |
5、弘扬光彩精神,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| 第26-27页 |
四、邹城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| 第27-30页 |
(一)邹城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29页 |
1、企业家兼职作用发挥不理想 | 第27页 |
2、政治引领缺乏有效机制 | 第27-28页 |
3、服务方式创新性不足 | 第28页 |
4、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| 第28-29页 |
(二)邹城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0页 |
1、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| 第29页 |
2、群众知晓度不高 | 第29-30页 |
3、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0页 |
4、工作缺少必要的服务手段和措施 | 第30页 |
五、邹城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30-42页 |
(一)明确职能定位,理顺与党政各部门的关系 | 第31-34页 |
1、赋予工商联相应的服务管理职能 | 第31-32页 |
2、党委政府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支持 | 第32页 |
3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与合作 | 第32-33页 |
4、保障工商联组织机构的独立性 | 第33-34页 |
(二)坚持团结、教育,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| 第34-36页 |
1、与企业发展相结合,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| 第34页 |
2、做好民营企业家政治安排工作 | 第34-35页 |
3、鼓励支持年轻一代企业家 | 第35-36页 |
4、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| 第36页 |
(三)发挥职能优势,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| 第36-39页 |
1、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研 | 第36-37页 |
2、为民营企业建立金融和法律服务平台 | 第37-38页 |
3、凝聚“龙头”效应,工商联大企业带动实现民营经济集群发展 | 第38页 |
4、搭建培训平台,提高民营企业人才素质 | 第38-39页 |
5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,推动民营企业跨区域合作 | 第39页 |
(四)加强基层商会建设,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| 第39-42页 |
1、完善基层商会运作机制 | 第39-40页 |
2、发挥基层商会服务发展的作用 | 第40页 |
3、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 | 第40-41页 |
4、强化商会工作保障 | 第41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