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生物论文

初中生物生命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1.1 本课题的缘起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行动研究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问卷调查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访谈调查法第14-15页
二、生命与生命化教育第15-20页
    2.1 解读生命第15-16页
    2.2 中学生的生命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解读生命化教育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生命教育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生命化教育第17-18页
    2.4 生命化教育的原则第18-20页
三、生命化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现状第20-28页
    3.1 问卷调查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卷设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3.2 访谈调查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师访谈调查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学生访谈调查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第26页
    3.3 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第26-28页
四、生命化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第28-36页
    4.1 教学目标人性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知识目标逐层递进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能力目标因人而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共鸣第29页
    4.2 教学内容生活化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创设生活情境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整合地方资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关注前沿动态第30-31页
    4.3 教学手段多样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以点带面,小老师成就大课堂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翻转课堂,先学后问脑力激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走进社区,生物知识服务生活第32页
    4.4 教学评价综合化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注重课堂反馈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鼓励课外探索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自评互评相结合第33-36页
五、生命化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过程第36-52页
    5.1 案例一互助学习——《植物叶表皮气孔的观察》教学设计第36-39页
    5.2 案例二升华情感——《人的生殖》教学设计第39-43页
    5.3 案例三翻转课堂——《人体对信息的感知——视觉》教学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5.4 案例四创设情境——《传染病的预防》教学设计第45-52页
六、生命化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结果与分析第52-59页
    6.1 问卷调查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学生问卷调查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6.2 访谈调查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学生访谈调查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第57页
    6.3 调查结果分析第57-59页
七、结论与反思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附录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978年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变化研究
下一篇:视觉特征结合映射模型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