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关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| 第17-23页 |
2.1 造船生产管理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概念 | 第17页 |
2.1.2 主要职能 | 第17-19页 |
2.2 生产计划管理的主要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2.1 分散型计划管理法 | 第19-20页 |
2.2.2 生产计划管理常用的其他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 几种计划管理方法对比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山造重工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3-34页 |
3.1 山造重工企业发展概述 | 第23-24页 |
3.2 山造重工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| 第24-27页 |
3.2.1 计划编制的具体做法 | 第24-26页 |
3.2.2 计划的实施 | 第26页 |
3.2.3 计划执行情况考核 | 第26-27页 |
3.3 山造重工生产计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3.1 作业计划精细化程度不足 | 第27-28页 |
3.3.2 计划管理孤岛现象 | 第28页 |
3.3.3 期量标准覆盖不全 | 第28-31页 |
3.3.4 负荷平衡手段单一 | 第31页 |
3.3.5 计划全面性不足 | 第31-32页 |
3.4 山造重工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32-33页 |
3.4.1 必要性 | 第32页 |
3.4.2 可行性 | 第32-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生产计划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| 第34-49页 |
4.1 设计目标和原则 | 第34-35页 |
4.1.1 设计目标 | 第34页 |
4.1.2 设计原则 | 第34-35页 |
4.2 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的总体框架 | 第35-36页 |
4.3 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的主要内容 | 第36-47页 |
4.3.1 工程项目分解 | 第36-37页 |
4.3.2 分散管理——计划分级管理 | 第37-41页 |
4.3.3 需求拉动流程表 | 第41-42页 |
4.3.4 计划期量标准化建设 | 第42-44页 |
4.3.5 生产资源负荷的平衡 | 第44-47页 |
4.4 生产计划管理改进重点 | 第47-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的保障措施 | 第49-57页 |
5.1 公司部门组织结构建设 | 第49-50页 |
5.2 计划管理体系建设 | 第50-51页 |
5.3 加强生产计划管控 | 第51-53页 |
5.4 加强生产班组化建设及完善项目结构分解 | 第53-54页 |
5.5 信息化建设 | 第54-5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