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

黑老虎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

摘要第11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Abbreviations第15-16页
第一章 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6-58页
    第一节 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6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木脂素类化合物第16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第1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螺苯骈呋喃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二芳基丁烷类木脂素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四氢呋喃类木脂素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三萜类化合物第3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Intact lanostane and cycloartane triterpenoids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3,4-seco-lanostane and 3,4-seco-cycloartane triterpenoids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14(13→12)-abeo-lanostanes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Ring A-olide triterpenoids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14(13→12)-abeo-cycloartanes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Kadlongilactone-type triterpenoids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Norlanostane and norcycloartane triterpenoids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Schiartane-type triterpenoids第44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南五味子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南五味子属木脂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抗氧化作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对肝脏的作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抗HIV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抗肿瘤作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 其他作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南五味子属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抗肿瘤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抗HIV作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抗HBV作用第4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9-58页
第二章 黑老虎根的化学成分研究第58-114页
    第一节 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研究结果第58-64页
    第二节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64-11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64-9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95-11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0-114页
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114-134页
    3.1 仪器和材料第114页
    3.2 提取与分离第114-122页
    3.3 化合物6(R)-和(S)-MTPA酯的制备第122页
    3.4 结构鉴定数据第122-134页
第四章 黑老虎根中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第134-140页
    第一节 黑老虎根中部分新三菇类化合物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实验仪器与材料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仪器第1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材料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验方法第1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细胞培养第1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细胞活力检测第1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检测第1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第135-136页
    第二节 黑老虎根中部分单体化合物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第136-1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实验仪器与材料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仪器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药品与试剂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材料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验方法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取血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测试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结果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灯盏花素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黑老虎根中单体化合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第138-140页
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140-143页
致谢第143-144页
个人简历第144-145页
附图第145-240页

论文共2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药乌檀和苦木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
下一篇:裸花紫珠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及其制剂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