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行政诉讼法论文

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2页
    第一,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第二, 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第三,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1-12页
第一章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基本范畴第12-19页
    1.1 行政诉讼调解的涵义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诉讼调解的涵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行政诉讼调解的涵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行政诉讼调解与和解的比较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行政诉讼调解与行政调解的比较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1.2 行政诉讼调解的性质和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行政诉讼中调解的性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行政诉讼中调解的特征第18-19页
第二章 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19-41页
    2.1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及理论纷争第1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立法现状及问题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理论纷争:理论界的不同观点综述及笔者观点第21-33页
    2.2 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需要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现行政诉讼目的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需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行政诉讼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第36-37页
    2.3 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行性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行政诉讼中存在的“协调处理”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基础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域外实行多年的行政诉讼调解(和解)制度可供我们借鉴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负面效应的可控性能有效解除“后顾之忧”第39-41页
第三章 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设想第41-49页
    3.1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第41-42页
    3.2 行政诉讼调解的主要程序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目前民事诉讼调解的主要模式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行政诉讼调解的程序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3.3 行政诉讼调解的救济途径第45-47页
    3.4 行政诉讼调解的负面效应及规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行政诉讼调解的负面效应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行政诉讼调解负面效应的规制第47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 Hermeneutic Study on Inevitability of Misreading in Literary Translation
下一篇:Power of Teacher Talk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