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及其热电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3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热电效应和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热电效应和热电材料研究的发展历史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热电效应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Seebeck效应、Peltier效应、Thomson效应及相互关系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热电转换效率和影响热电材料性能的物理参数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传统合金热电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新型热电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1.3 方钴矿热电材料研究进展第2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方钴矿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方钴矿化合物的能带结构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方钴矿化合物的热电传输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提高方钴矿化合物热电性能的途径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.1 合金固溶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.2 空洞中填充其它原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.3 控制材料微结构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.4 多种方法集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1.4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5-36页
    1.5 论文构成第36-37页
第2章 交叉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研究第37-6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2.2 实验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品制备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分析与表征第39-4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0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前驱体的制备与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还原热处理的结果与分析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还原气氛、温度、时间和Sb/Co摩尔比对相组成的影响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还原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结构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3 纯氢气下,还原温度对产物结构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块体CoSb_3的结构与热电性能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1 SPS烧结工艺对块体CoSb_3的相组成和微结构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2 块体CoSb_3的热电性能第56-6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3章 NaHCO_3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研究第63-8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3.2 实验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品制备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样品分析与表征第6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5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前驱体的制备与结果分析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前驱体的还原热处理与结果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沉淀剂对相组成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沉淀剂和pH值对微结构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三元纳米方钴矿的制备与热电性能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三元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制备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三元纳米方钴矿Fe_xCo_(4-x)Sb_(12)的热电性能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三元纳米方钴矿In_yCo_4Sb_(12)的热电性能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改进共沉淀法合成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研究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1 前驱体的制备与结果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2 工艺过程对微结构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3 温度和沉淀剂的量对微结构的影响第81-8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4章 乙醇Sol-Gel法制备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研究第85-9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5页
    4.2 实验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样品制备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样品分析与表征第86-8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87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乙醇Sol-Gel法的制备过程与结果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bCl_3的量对相组成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柠檬酸的量对相组成的影响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乙醇Sol-Gel法制备的方钴矿粉体的结构与特性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棒状和颗粒状晶体的形成机理第93-9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5章 非水共沉淀制备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研究第98-11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8页
    5.2 实验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样品制备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样品分析与表征第99-100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0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前驱体的制备与热处理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1 前驱体的制备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2 前驱体的热处理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还原温度对粉体相组成和微结构的影响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1 还原温度对相组成的影响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2 还原温度对微结构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沉淀剂的量对粉体相组成和微结构的影响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沉淀剂的量对相组成的影响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沉淀剂的量对微结构的影响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掺杂对粉体相组成和微结构的影响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1 掺杂对相组成的影响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2 掺杂对微结构的影响第110-11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11-112页
第6章 结论第112-114页
参考文献第114-123页
致谢第123-124页
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24-125页
附录2 实验药品第125-126页
附录3 实验仪器第126页

论文共12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水环境中射流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
下一篇:柔嫩艾美耳球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主要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