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粗集理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2页 |
·本文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| 第14-20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和基本类型 | 第14-15页 |
·企业技术创新的划分 | 第15-17页 |
·从创新过程的角度划分 | 第15-16页 |
·从创新成果的转化划分 | 第16页 |
·从创新主体角度划分 | 第16-17页 |
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 | 第17-20页 |
·技术推动模式 | 第18页 |
·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| 第18页 |
·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三种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比较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估体系 | 第20-28页 |
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选择的思路和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选择的思路 | 第20页 |
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选择的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| 第21-22页 |
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计算模型 | 第22-28页 |
·决策表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·不可分辨关系和集合近似及分类近似的度量 | 第24-25页 |
·相容和不相容决策表 | 第25页 |
·知识的依赖性和知识表达系统数据的协调性 | 第25-26页 |
·知识表达系统决策规则的简化和最小的决策表 | 第26页 |
·粗糙集对指标筛选的算法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| 第28-33页 |
·评价方法的分析与建模原则 | 第28-30页 |
·主成分分析理论 | 第30-33页 |
·主成分分析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成都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| 第33-40页 |
·成都市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成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成都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模型结论 | 第39-4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0-45页 |
·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构建完善的中小型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目标 | 第41-42页 |
·构建完善的中小型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| 第42-45页 |
·政府 | 第42页 |
·企业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