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2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概况 | 第14-27页 |
·根瘤中内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14-22页 |
·植物促生菌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7-28页 |
·立题依据 | 第28-30页 |
·苦马豆生物学特性概述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苦马豆根瘤中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| 第32-59页 |
·引言 | 第32-3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-44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4-3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9-4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6页 |
·根瘤中内生菌的分离、纯化结果 | 第44页 |
·16S rDNA PCR-RFLP分析结果 | 第44-47页 |
·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| 第47-50页 |
·ERIC-PCR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| 第50-52页 |
·固氮基因(nifH)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 | 第52-53页 |
·植物回接试验 | 第53-55页 |
·共存于同一个根瘤中的内生菌与根瘤菌种类的分析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9页 |
第三章 对影响苦马豆根瘤中内生菌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地理环境因素的研究 | 第59-68页 |
·引言 | 第5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6页 |
·土壤样品的采集和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 | 第60-62页 |
·各采样点OTUs的分离频率和丰富度 | 第62页 |
·统计分析结果 | 第62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8页 |
第四章 根瘤中内生细菌促植物生长特性的研究 | 第68-85页 |
·引言 | 第6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8-7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68-6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69-7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2-83页 |
·苦马豆不同部位内生菌分离结果 | 第72-73页 |
·苦马豆接种试验结果 | 第73-76页 |
·检验产IAA试验结果 | 第76-77页 |
·IAA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| 第77-79页 |
·溶磷试验结果 | 第79页 |
·铁载体检测试验结果 | 第79-80页 |
·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| 第80页 |
·ACC脱氨酶活性的检测试验结果 | 第80-81页 |
·抑制病原真菌活性试验 | 第81-82页 |
·根毛变形试验 | 第82-83页 |
·讨论 | 第83-85页 |
第五章 一株分离自苦马豆根瘤中的内生菌新种的鉴定 | 第85-99页 |
·引言 | 第85-8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86-9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86-8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87-9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2-97页 |
·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| 第92页 |
·菌株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结果 | 第92-93页 |
·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的检测试验 | 第93-94页 |
·铁载体检测试验结果 | 第94页 |
·抗病原真菌活性检测结果 | 第94页 |
·菌体化学分类检测 | 第94-95页 |
·DNA碱基组成(G+C mol%)的测定结果 | 第95页 |
·16S rDNA分析结果 | 第95-97页 |
·种的描述 | 第97-99页 |
第六章 主要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 | 第99-104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99-101页 |
·创新点 | 第101-102页 |
·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7页 |
缩略词 | 第117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