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

创业板保荐人制度之研究

1 引言第6-10页
    1.1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第6-7页
    1.2 本研究国内外的基本现状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1.3 本研究的方法及其范围的限定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本的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范围的限定第9-10页
2 对保荐人制度的基本认识:概念、目的及其理论基础第10-21页
    2.1 保荐人制度及其基本目的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保荐人制度的基本概念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设立保荐人制度的基本目的第10-12页
    2.2 国外几个较成熟的保荐人制度发展的基本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英国的AIM:“终身”保荐人制度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马来西亚的MESDAQ:“接力”保荐人制度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香港创业板(CEM)的保荐人制度第15页
    2.3 保荐人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非对称信息理论--保荐人制度的经济学基础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代理和担保理论--保荐人制度的法学基础第18-21页
3 保荐人制度的基本内容:保荐人的权利与义务第21-39页
    3.1 保荐人的经济学特性第21-23页
    3.2 保荐人的资格准则第23-25页
    3.3 保荐人的法律地位第2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保荐人与被保荐人之间的关系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保荐人与证券主管机构之间的关系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保荐人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关系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保荐人与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保荐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第36-39页
4 保荐人制度之监管体系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4.1 保荐人制度之监管体系第39-43页
    4.2 国际上成熟保荐人制度有效运行普遍具备的基本法律环境第43-46页
5 在我国设立保荐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46-52页
    5.1 在我国设立保荐人制度的必要性第46页
    5.2 在我国设立保荐人制度的制约因素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5.3 在我国设立保荐人制度的基本构想第50-52页
6 结语第52-53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53-57页
后记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的模拟检验及在我国的应用
下一篇: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