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1.1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介绍 | 第10-13页 |
1.1.2 扭转减振器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课题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 | 第18-26页 |
2.1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分类 | 第18-20页 |
2.1.1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发展史 | 第18-19页 |
2.1.2 双质量飞轮的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2 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3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分类 | 第22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非线性双质量飞轮扭振弹簧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| 第26-40页 |
3.1 具有非线性扭转刚度的双质量飞轮的种类 | 第26-30页 |
3.1.1 内外嵌套式弧形弹簧的结构及其原理 | 第26-28页 |
3.1.2 带滑套机构的嵌套式弧形弹簧的结构功能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1.3 变节距式弧形弹簧 | 第29-30页 |
3.2 变节距弧形弹簧弹性特性和推导方法 | 第30-33页 |
3.2.1 弧形弹簧计算的研究方法 | 第30-32页 |
3.2.2 连续变节距弧形弹簧的弹性特性计算 | 第32-33页 |
3.3 非线性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弹性元件参数确定 | 第33-37页 |
3.3.1 变节距弧形弹簧的结构参数以及结构 | 第35-36页 |
3.3.2 变节距弧形弹簧的结构 | 第36-37页 |
3.4 非线性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其他特性参数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.1 非线性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转动惯量 | 第37页 |
3.4.2 非线性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阻尼特性 | 第37-3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基于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| 第40-62页 |
4.1 整车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理论 | 第40-44页 |
4.1.1 扭振系统的激振源 | 第40-42页 |
4.1.2 扭振力学模型建模理论 | 第42-43页 |
4.1.3 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简化理论 | 第43-44页 |
4.2 行驶工况下传动系扭振模型的建立及固有特性分析 | 第44-54页 |
4.2.1 行驶工况下传动系统多自由度扭振分析模型 | 第44-47页 |
4.2.2 行驶工况下整车传动系统扭振分析模型动力学方程 | 第47-48页 |
4.2.3 行驶工况下固有频率与振型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3 怠速工况下传动系扭振模型的建立及固有特性分析 | 第54-60页 |
4.3.1 怠速工况下传动系扭振模型 | 第54-55页 |
4.3.2 怠速工况下整车传动系统扭振分析模型动力学方程 | 第55页 |
4.3.3 怠速工况下固有频率与振型分析 | 第55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离合器非线性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仿真分析 | 第62-74页 |
5.1 仿真流程理论以及所采用软件的介绍 | 第62-66页 |
5.1.1 仿真思路 | 第62-63页 |
5.1.2 ADAMS 软件 | 第63-64页 |
5.1.3 ADAMS 虚拟样机建模方法理论 | 第64-66页 |
5.2 非线性的 DMF 的仿真分析 | 第66-72页 |
5.2.1 怠速工况下非线性 DMF 对振动的衰减能力 | 第67-70页 |
5.2.2 行驶工况下非线性 DMF 对振动的衰减能力 | 第70-7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总结 | 第74页 |
6.2 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