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移动网络汛期故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第12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-13页
第二章 系统的需求调研和理论基础第13-19页
    2.1 需求调研第13-14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平台架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图软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栅格和矢量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移动内部库表接口连接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告警关联规则第1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第19-51页
    3.1 系统设计思路和框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系统组成思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系统架构第20-21页
    3.2 开发流程图第21-22页
    3.3 系统详细设计第2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业务流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软件体系架构设计第2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系统接口第38-43页
    3.4 各个模块开发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地图开发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门限值功能设置开发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汛情门限启动开发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汛情查询功能开发第49-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系统测试和修正第51-57页
    4.1 系统测试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软硬件测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压力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延迟测试第54页
    4.2 系统测试后优化第54-5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 系统验证第57-68页
    5.1 汛情场景系统视图呈现说明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图显模块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汛情启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汛情跟踪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汛情结束第63-65页
    5.2 汛情场景系统平台的其他功能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拓扑功能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子图钻取功能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逻辑图查询定位第66-67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第68-6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8页
    6.2 未来的工作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2页
附录Ⅰ各类数据标准第72-79页
附录Ⅱ告警关联规则第79-84页
附录Ⅲ设计原始代码第84-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单目视觉的车道线识别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汽车备件VMI-TPL整合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