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导论 | 第7-12页 |
(一) 研究缘起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 研究缘起 | 第7页 |
2. 研究目的 | 第7页 |
3.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(二)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1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2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(四) 创新之处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 创新之处 | 第11页 |
2. 尚待研究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一、彩礼返还纠纷裁判困境:来自典型案例中的冲突 | 第12-15页 |
(一) 典型案例一: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案例 | 第12页 |
(二) 典型案例二: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案例 | 第12-13页 |
(三) 典型案例三:因生活困难难以返还彩礼的案例 | 第13-14页 |
(四) 典型案例四: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且短暂共同生活的案例 | 第14-15页 |
二、彩礼的基本内涵 | 第15-20页 |
(一) 彩礼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(二) 彩礼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1. 彩礼是一种民间的地区风俗习惯 | 第16页 |
2. 彩礼发生在缔结婚约期间或者结婚之前 | 第16页 |
3. 彩礼给付的目的是为了缔结婚姻 | 第16-17页 |
4. 彩礼不以给付方是否自愿为条件 | 第17页 |
(三) 彩礼与相关问题的联系及区别 | 第17-20页 |
1. 彩礼与婚约 | 第17-18页 |
2. 彩礼与一般赠与物 | 第18页 |
3. 彩礼给付与借婚姻索取的财物 | 第18-20页 |
三、彩礼返还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| 第20-27页 |
(一) 彩礼返还的立法沿革及现状 | 第20-21页 |
(二) 现行彩礼返还规则之不足 | 第21-27页 |
1. 未明确彩礼的范围 | 第21-22页 |
2. 诉讼主体不明确 | 第22-23页 |
3. 诉讼时效不明确 | 第23-24页 |
4. 共同生活难以界定 | 第24页 |
5. 生活困难难以界定 | 第24-25页 |
6. 未考虑过错方的责任 | 第25-27页 |
四、彩礼返还的立法完善 | 第27-35页 |
(一) 完善的必要性 | 第27-28页 |
(二) 完善彩礼纠纷解决规则的具体建议 | 第28-35页 |
1. 确定彩礼的范围 | 第28-30页 |
2. 明确诉讼主体 | 第30-31页 |
3. 明确诉讼时效及起算点 | 第31-32页 |
4. 对共同生活、生活困难的认定标准进行明确 | 第32-33页 |
5. 引入主观过错制度 | 第33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