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1章 民事诉讼调解概述 | 第8-13页 |
1.1 关于民事诉讼调解的基本认识 | 第8-9页 |
1.2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我国法律有关民事诉讼调解的规定与政策 | 第9-10页 |
1.2.2 外国法律中关于民事诉讼调解的规定 | 第10-13页 |
第2章 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评判标准 | 第13-17页 |
2.1 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评判方法简介 | 第13-14页 |
2.2 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评判标准 | 第14-17页 |
2.2.1 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内在法律标准 | 第14-15页 |
2.2.2 调解实效的外在社会标准 | 第15-17页 |
第3章 民事调解的具体运行实效考察 | 第17-25页 |
3.1 内在法律效果的考察 | 第17-20页 |
3.2 外在社会效果的考察 | 第20-22页 |
3.3 法律、社会效果的联系性 | 第22-25页 |
第4章 制约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因素分析 | 第25-30页 |
4.1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方面的不足 | 第25-26页 |
4.2 制约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主体因素 | 第26-30页 |
4.2.1 司法机关及办案人员方面 | 第26-28页 |
4.2.2 当事人方面及案件类型差异 | 第28-30页 |
第5章 增强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建议 | 第30-40页 |
5.1 制定民事诉讼调解实效的监督评查制度 | 第30-34页 |
5.1.1 完善调解考评机制,尊重审判规律 | 第30-33页 |
5.1.2 完善检察监督制度,加强监督力度 | 第33-34页 |
5.2 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实效规范 | 第34-37页 |
5.2.1 运行“调审分离”模式,强化自愿原则 | 第34-35页 |
5.2.2 设立民事调解救济程序,重视程序保障 | 第35-36页 |
5.2.3 构建执行程序衔接机制,督促自觉履行 | 第36-37页 |
5.3 加强法官队伍以及社会诚信建设 | 第37-40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