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绳摩擦提升机钢丝绳张力不平衡监测与诊断系统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RTU监测与诊断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7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3 振波法监测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4 钢丝绳张力不平衡监测方法 | 第20页 |
2.5 系统结构设计 | 第20-23页 |
2.6 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RTU监测与诊断系统软硬件设计 | 第25-31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传感器 | 第25-26页 |
3.3 工控机 | 第26-27页 |
3.5 系统硬件配置 | 第27页 |
3.6 系统开发平台 | 第27-30页 |
3.6.1 系统的开发模式 | 第27-28页 |
3.6.2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| 第28-29页 |
3.6.3 数据库复制技术 | 第29-30页 |
3.7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RTU系统监测信息采集与处理 | 第31-49页 |
4.1 引言 | 第31页 |
4.2 信号采集 | 第31-38页 |
4.2.1 传统的采集方法及误差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2.2 防坠卡具的设计 | 第33-35页 |
4.2.3 信号采集过程 | 第35-36页 |
4.2.4 采集结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 数据计算 | 第38-42页 |
4.3.1 传统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2 改进的计算方法 | 第39-42页 |
4.4 数据显示及保存 | 第42-47页 |
4.4.1 数据的保存 | 第42-44页 |
4.4.2 数据的显示 | 第44-47页 |
4.5 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RTU监测与诊断系统功能实现 | 第49-63页 |
5.1 引言 | 第49页 |
5.2 RTU监测模块 | 第49-52页 |
5.2.1 监测模块的设计实现 | 第49-50页 |
5.2.2 监测模块的应用 | 第50-52页 |
5.3 RTU预测模块 | 第52-57页 |
5.3.1 预测模型的选取及验证 | 第52-54页 |
5.3.2 预测模块的设计实现 | 第54-55页 |
5.3.3 预测模块的应用 | 第55-57页 |
5.4 RTU诊断模块 | 第57-61页 |
5.4.1 RTU的诱因及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4.2 RTU诊断模块的设计实现 | 第59页 |
5.4.3 诊断模块的应用 | 第59-61页 |
5.5 其他功能模块 | 第61页 |
5.6 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RTU监测与诊断试验研究 | 第63-75页 |
6.1 引言 | 第63页 |
6.2 实验室试验 | 第63-65页 |
6.3 现场试验 | 第65-73页 |
6.4 RTU远程监测诊断测试 | 第73-74页 |
6.5 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7.1 工作总结 | 第75-76页 |
7.2 主要结论 | 第76页 |
7.3 进一步工作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