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肿瘤科论文

肺癌气阴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在临床常见检查指标方面的差异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英文缩略表第11-12页
引言第12-14页
第1章 临床研究第14-34页
    1.1 资料与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对象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诊断标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纳入标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排除标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6 剔除标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7 研究方案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8 观察指标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9 统计学方法第16页
    1.2 结果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肺癌两种证型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肺癌两种中医证型的比较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两种证型的诊断试验ROC第21-23页
    1.3 讨论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首次住院肺癌患者一般资料的探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首次住院的肺癌患者临床检查的探讨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关于肺癌两种证型差异性的探讨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问题及展望第31页
    1.4 小结第31-3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2-34页
第2章 综述 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概况第34-44页
    2.1 中医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正气虚弱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邪毒蕴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饮食内伤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情志劳倦第35页
    2.2 西医对肺癌病因的认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吸烟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空气污染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职业暴露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遗传和基因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其他第36页
    2.3 对肺癌传统辨证分型的研究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官方的证型标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肺癌证型的文献统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对晚期肺癌的证型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 2.4 对肺癌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证型与临床分期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证型与病理类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证型与血流变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证型与肿瘤标志物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证型与VEGF及EGFR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证型与免疫学指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证型与细胞因子及基因学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证型与蛋白组学第40-41页
    2.5 问题及展望第4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1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附录A 肺癌患者信息采集表第45-49页
    表1 肺癌患者一般资料采集表第45-46页
    表2 肺癌患者中医症候采集表第46-47页
    表3 肺癌患者临床检查指标记录表第47-48页
    表4 健康体检人员记录表第48-49页
附录B 肺癌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标准第49-50页
    1 肺癌的诊断标准第49页
    2 肺癌气滞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的证候标准第49-50页
附录C 肺癌国际分期标准第50-52页
    表1 国际肺癌研究学会2009年7月公布的第7版肺癌TNM分期第50-51页
    表2 第七版TNM分期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组合第51页
    表3 小细胞肺癌非手术病人的分期第51页
    表4 卡氏评分标准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导师简介第53-54页
作者简介第54-55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平眩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临床研究
下一篇: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