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合材料杆塔结构及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复合材料杆塔应用研究概况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复合材料杆塔应用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复合材料杆塔应用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3 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2 复合输电杆塔及其塔线体系模型建立 | 第16-26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输电线路导线的找形 | 第16-20页 |
2.2.1 输电线路导线的找形原理 | 第16-18页 |
2.2.2 输电线路导线的找形步骤 | 第18-19页 |
2.2.3 导线找形实例 | 第19-20页 |
2.3 输电塔及塔线体系建模 | 第20-25页 |
2.3.1 工程概况 | 第20-22页 |
2.3.2 复合输电单塔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.3 三塔两线体系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复合输电杆塔及其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研究 | 第26-34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模态分析原理 | 第26-27页 |
3.2.1 振动力学通用方程 | 第26页 |
3.2.2 质量矩阵 | 第26-27页 |
3.2.3 模态分析 | 第27页 |
3.3 动力特性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3.1 复合输电杆塔动力特性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3.2 三塔两线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4 风荷载的基本理论及荷载计算 | 第34-46页 |
4.1 概述 | 第34-37页 |
4.1.1 风的发生 | 第34页 |
4.1.2 风的基本特性 | 第34页 |
4.1.3 风场的描述 | 第34-36页 |
4.1.4 风对结构的作用 | 第36-37页 |
4.2 静风荷载的计算 | 第37-38页 |
4.2.1 导线及地线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| 第37-38页 |
4.2.2 杆塔风荷载的标准值 | 第38页 |
4.3 脉动风荷载的模拟 | 第38-45页 |
4.3.1 谐波叠加法 | 第39-40页 |
4.3.2 脉动风荷载的模拟 | 第40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复合输电杆塔及其塔线体系风振响应时程分析 | 第46-58页 |
5.1 输电杆塔及塔线体系风振响应分析方法 | 第46-48页 |
5.1.1 时域风振响应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1.2 非比例阻尼矩阵的形成 | 第47-48页 |
5.2 复合输电塔风振响应时程分析 | 第48-5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6 输电塔线体系覆冰脱落研究 | 第58-78页 |
6.1 引言 | 第58页 |
6.2 导线脱冰振动分析步骤 | 第58-59页 |
6.3 不同质量覆冰脱落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 | 第59-71页 |
6.3.1 覆冰质量对塔线体系位移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6.3.2 覆冰质量对塔线体系内力的影响 | 第64-71页 |
6.4 不同阻尼覆冰脱落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 | 第71-76页 |
6.4.1 阻尼变化对塔线体系位移的影响 | 第71-74页 |
6.4.2 阻尼变化对塔线体系内力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7.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