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--换热设备论文

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及管板强度研究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-4页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符号说明第15-1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33页
    1.1 论文背景及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2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及管板强度研究现状第1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管壳式换热器流体流动与传热研究进展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分析方法、轻量化、热应力研究进展第25-31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1-33页
第二章 六种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及压降实验第33-45页
    2.1 实验目的第33页
    2.2 实验用换热器结构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用换热管结构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用折流板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用换热器图纸第35-36页
    2.3 传热与压力降测试实验台第36-38页
    2.4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过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数据处理第38页
    2.5 压降及传热实验结果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压力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传热结果第40-4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2-45页
第三章 六种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及流体流动数值模拟研究第45-63页
    3.1 换热器传热模型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几何模型及其简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边界条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网格、求解设置及无关性测试第46-49页
    3.2 压降及传热数值计算结果第4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压力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传热结果第51-62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 基于有限元与分析设计方法的U型管换热器管板轻量化设计第63-77页
    4.1 高压U型管换热器管板模型建立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压U型管换热器结构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及材料参数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单元选用、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测试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边界条件与优化参数设置第68-71页
    4.2 优化设计与最终结果对比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应力场分布对比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管板厚度影响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五章 管板的温度场研究第77-95页
    5.1 管板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管板基本结构及参数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网格及边界条件设置第79-81页
    5.2 管板内温度场分布第8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管板温度场的分布形态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厚度对管板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管板对流传热系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换热管与管板的接触热阻对管板温度场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92-95页
第六章 U型管或浮头式换热器管板的热应力研究第95-117页
    6.1 U型管或浮头式换热器管板热应力计算模型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模型及单元选用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边界条件第95页
    6.2 U型管或浮头式换热器管板热应力第9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管板热应力分布及分析第95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管板厚度对热应力的影响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管板管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热应力的影响第105-107页
    6.3 U型管或浮头式换热器管板表面中心处热应力关联式拟合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管板结构参数对管板中心表面热应力影响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管板中心处表面径向应力关联式第113-11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14-117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-121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17-118页
    7.2 主要创新点第118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118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28页
致谢第128-13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30-132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32-133页
附件第133-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为了权利与权力的平衡—法治中国建设与软法之治》第一章(节选)翻译报告
下一篇:高速透平机械稳定性评价与控制原理及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