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承高速顺层页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1 坡稳定性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2 边坡支护措施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3 边坡稳定性离散元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2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| 第14-18页 |
2.1 自然地理环境 | 第14页 |
2.2 地层与岩性 | 第14-15页 |
2.3 地质构造 | 第15-16页 |
2.3.1 构造单元 | 第15页 |
2.3.2 褶皱构造 | 第15页 |
2.3.3 断裂构造 | 第15页 |
2.3.4 地震 | 第15-16页 |
2.4 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4.1 地形地貌 | 第16页 |
2.4.2 地层岩性 | 第16-17页 |
2.4.3 水文地质条件 | 第17页 |
2.5 小结 | 第17-18页 |
3 顺层页岩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18-25页 |
3.1 边坡地质调查 | 第18-19页 |
3.2 赤平投影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| 第19-22页 |
3.2.1 赤平投影CAD图解 | 第20页 |
3.2.2 滑动方向确定 | 第20-21页 |
3.2.3 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3 顺层页岩边坡横向极限长度计算 | 第22-24页 |
3.3.1 计算原理 | 第23页 |
3.3.2 顺层页岩边坡滑动极限长度计算 | 第23-24页 |
3.4 小结 | 第24-25页 |
4 顺层页岩边坡稳定性离散元分析 | 第25-48页 |
4.1 颗粒流基本特点及计算思路 | 第25页 |
4.1.1 颗粒流基本特点 | 第25页 |
4.1.2 颗粒流计算思路 | 第25页 |
4.2 边坡颗粒流模型建立与细观参数标定 | 第25-43页 |
4.2.1 边坡离散元模型建立 | 第25-27页 |
4.2.2 宏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4.2.3 颗粒细观参数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28-42页 |
4.2.4 边坡细观参数标定 | 第42-43页 |
4.3 边坡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3.1 边坡位移场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2 边坡速度场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3 边坡裂缝扩展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4 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顺层页岩边坡加固设计方案优化 | 第48-71页 |
5.1 滑坡推力计算 | 第48-49页 |
5.2 微型桩加固设计与稳定性验算 | 第49-54页 |
5.2.1 设计内容 | 第50页 |
5.2.2 微型桩稳定性验算 | 第50-54页 |
5.3 锚杆框架梁设计与稳定性验算 | 第54-60页 |
5.3.1 锚杆设计与验算 | 第54-57页 |
5.3.2 框架梁设计与验算 | 第57-60页 |
5.4 加固方案综合对比 | 第60-70页 |
5.4.1 微型桩加固方案颗粒流模拟 | 第60-64页 |
5.4.2 锚杆框架梁加固方案颗粒流模拟 | 第64-69页 |
5.4.3 加固方案选取 | 第69-70页 |
5.5 小结 | 第70-71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6.1 结论 | 第71页 |
6.2 展望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、专利及获奖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