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--地方旅游事业论文

城市历史街区游憩意象分析的研究--以南京夫子庙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0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0-12页
第2章 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-17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城市历史街区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城市意象第13页
     ·城市游憩意象第13页
     ·城市游憩意象的运行第13-14页
   ·国内外城市历史街区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城市历史街区研究进展第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城市历史街区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城市意象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城市意象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城市意象研究进展第16-17页
第3章 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游憩意象分析第17-34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17页
   ·问卷设计与调查第17-20页
     ·问卷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第18页
     ·样本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·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的评价性游憩意象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  ·感知率的测量第20页
     ·印象度与美誉度测量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总体特征第22-25页
   ·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的结构性游憩意象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·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游憩意象空间结构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游憩意象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·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游憩意象形成过程的主体要素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的主体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的对象第32页
  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的途径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的基质第33页
   ·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 城市历史街区游憩意象的影响因素第34-38页
   ·游憩者的年龄、文化程度和景区熟悉度第34页
   ·游憩景点的历史意义和可游性第34-35页
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途径的可获取性第35-36页
   ·游憩意象基质的间接作用第36页
   ·其它影响因素第36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5章 城市历史街区游憩意象存在的问题及营造建议第38-43页
   ·存在问题第38页
     ·游憩者年龄的断层第38页
     ·游憩景点意象的离散第38页
  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途径的单一第38页
     ·游憩意象形成基质的低效第38页
   ·营造建议第38-43页
     ·重视青少年游客市场的开发第40页
     ·实施游憩景点意象改善计划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发挥多种营销渠道的潜力第41页
     ·契合旅游策略的引导第41-43页
第6章 结论第43-46页
   ·结论第43-44页
   ·创新点第44页
   ·存在的不足第44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44-46页
附录第46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旅游景区低碳发展的途径、模式与测试研究--以南京江心洲为例
下一篇:旅游项目投资决策模型及效益预测分析--以无锡灵山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