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研究--以成都市C社区“小喇叭”团队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导言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社会工作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社区社会组织第13页
    1.5 基础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地区发展模式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社会资本理论第14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对象第15页
    1.7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 C社区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背景第16-20页
    2.1 C社区基本情况第16页
    2.2 C社区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C社区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有利条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C社区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阻碍因素第17页
    2.3 C社区“小喇叭”培育的项目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2.4 社会工作介入“小喇叭”培育可行性和必要性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社会工作介入“小喇叭”培育的可行性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社会工作介入“小喇叭”培育的必要性分析第18-20页
3 社会工作介入“小喇叭”培育的实务过程第20-34页
    3.1 社会工作介入“小喇叭”培育的思路第20页
    3.2 社会工作介入C社区“小喇叭”培育实务过程第2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“小喇叭”培育的准备阶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“小喇叭”的招募和成立阶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“小喇叭”的成长阶段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“小喇叭”培育实务的长处与不足第30-34页
4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思考与建议第34-41页
    4.1 基于地区发展模式的社工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思考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准备阶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社区社会组织的招募阶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阶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社区社会组织的成长阶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阶段第37-38页
    4.2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各阶段的角色第38页
    4.3 对当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倡导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形成多元参与的工作思路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陪伴机制第39-41页
5 研究结论与不足第41-42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1页
    5.2 研究不足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附录A 小喇叭安全服务队成员一览表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失独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--以重庆市沙坪坝区A社区为例
下一篇:拆迁安置型社区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研究--以成都市金牛区JC社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