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传统住宅(民居)论文

生态理念下关于楚雄民居的评价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可持续理念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民居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评价“标准”的科学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存在的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发展第15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概况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概况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论文研究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1.3 楚雄民居评价工作的适应性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5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 1.6 研究框架第27-28页
第二章 楚雄民居第28-58页
    2.1 民居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民居概念辨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评价对象概念界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评价对象类别属性第30-31页
    2.2 楚雄民居发展环境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然条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社会经济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民族文化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生产生活第33-34页
    2.3 楚雄民居发展现状第3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调研工作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民居现存主要问题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生态设计表现第45-55页
    2.4 楚雄民居的生态化发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居住质量优先的环境平衡要求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民居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第57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57-58页
第三章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第58-106页
    3.1 评价指标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评价指标概念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指标体系初步建立方法第59-61页
    3.2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指标初选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评价指标定级与量化第63-64页
    3.3 楚雄民居评价项目建立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内容选择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体系框架建立第65-66页
    3.4 楚雄民居评价内容第66-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居住质量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能源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土地资源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材料资源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水资源第89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废弃物管理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人文关怀第97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关于评价内容的补充说明第102-10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103-106页
第四章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赋权研究第106-124页
    4.1 赋权原则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指标权重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赋权方法研究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指标权重排序原则第110页
    4.2 评价指标赋权程序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信息处理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标权重计算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单层次指标权重计算第113-11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各层次指标权重分析第117-119页
    4.3 楚雄民居评价体系各层次权重分布情况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一级指标权重分布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二级指标权重分布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三级指标权重分布第120-121页
    4.4 楚雄民居评价体系工作方式第121-122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122-124页
第五章 楚雄民居生态评价实例—“紫溪彝村”民居评价第124-148页
    5.1 评价对象介绍第124-127页
    5.2 各分项指标评价过程解析第127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居住质量评价第127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能源评价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土地资源评价第133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材料资源评价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水资源评价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废弃物管理评价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人文关怀评价第141-144页
    5.3 综合评价得分第144-145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145-148页
第六章 结论第148-152页
    6.1 工作成果第148-149页
    6.2 研究总结第149-150页
    6.3 后续研究第150-152页
致谢第152-154页
参考文献第154-158页
附录A: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58-160页
附录B: 图片索引第160-162页
附录C: 楚雄民居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第162-168页
附录D: 住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第168-170页
附录E: 评价对象测绘、测试资料第170-175页

论文共1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彝良县山区乡村聚落的规划策略研究
下一篇:钢板—橡胶摩擦阻尼器的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