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理论论文

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导言第8-11页
    (一)选题的理由第8页
    (二)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(三)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论文的创新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论文写作的难点第9-11页
一、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基础理论第11-16页
    (一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概念及其比较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法学现代化的含义及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法学现代化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联第12-14页
    (二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法学现代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基本需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法学现代化是应对国内及国际新形式的必然要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法学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的应然要求第14-16页
二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的中西比较第16-22页
    (一)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的追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历程简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成果体现第17-18页
    (二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历程回顾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探索及成果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坚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及其成果第19-20页
    (三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总结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以特定的社会实践为研究和发展基础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将传统法律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相结合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第21-22页
三、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内容和影响因素第22-30页
    (一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内容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建立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丰富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完善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25-27页
    (二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淡薄的法律意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经济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第29-30页
四、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第30-38页
    (一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实现的基本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的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坚持法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原则第31页
    (二)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方法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全面培养与法学现代化相适应的法治意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丰富法学现代化理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改革第35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探究
下一篇: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路径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