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3 文献评述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3.1 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界定 | 第19页 |
3.2 经济区域的划分 | 第19-20页 |
3.3 研发强度的界定 | 第20页 |
3.4 公司绩效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3.5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3.5.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1页 |
3.5.2 技术创新理论 | 第21-22页 |
3.5.3“微笑曲线”理论 | 第22-23页 |
3.5.4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3页 |
3.5.5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25-34页 |
4.1 数据来源和样本的选择 | 第25页 |
4.2 变量的选择 | 第25-27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25页 |
4.2.2 解释变量 | 第25页 |
4.2.3 控制变量 | 第25-27页 |
4.3 研究的假设及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4页 |
4.3.1 研究假设 | 第27-32页 |
4.3.2 研究模型设计 | 第32-34页 |
第5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的分析 | 第34-52页 |
5.1 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描述 | 第34-48页 |
5.1.1 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整体状况描述性统计 | 第34-35页 |
5.1.2 三大经济区域无形资产基本状况描述性统计 | 第35-40页 |
5.1.3 三大经济区域无形资产内部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0-44页 |
5.1.4 三大经济区域的研发强度描述性统计 | 第44-46页 |
5.1.5 三大经济区域的公司绩效描述性统计 | 第46-48页 |
5.2 回归分析 | 第48-52页 |
第6章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| 第52-5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53-55页 |
6.3 未来研究方向及本文不足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