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电动汽车的历史和发展 | 第13页 |
1.3 电动汽车基本类型 | 第13-17页 |
1.3.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| 第14页 |
1.3.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| 第14-16页 |
1.3.3 纯电动汽车 | 第16-17页 |
1.4 电动汽车储能类型与特性 | 第17-20页 |
1.4.1 储能电池 | 第17-18页 |
1.4.2 超级电容 | 第18-20页 |
1.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电动汽车复合储能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1-31页 |
2.1 系统架构 | 第21-23页 |
2.2 基本模块 | 第23-28页 |
2.2.1 BDC拓扑结构 | 第23-27页 |
2.2.2 BDC控制方式 | 第27-28页 |
2.3 系统控制 | 第28-29页 |
2.4 层次控制的模块化复合储能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大电压变比双向变流器的软启动策略研究 | 第31-42页 |
3.1 启动冲击电流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 启动控制策略研究 | 第33-39页 |
3.2.1 变占空比启动 | 第33-37页 |
3.2.2 变移相角启动 | 第37-39页 |
3.3 仿真及实验验证 | 第39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计及荷电状态的储能变流器双下垂分频协调控制策略 | 第42-57页 |
4.1 储能元件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1.1 储能电池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1.2 超级电容模型 | 第45页 |
4.2 基于下垂法的超级电容储能变流模块均流 | 第45-48页 |
4.2.1 下垂法均流原理 | 第45-46页 |
4.2.2 虚拟下垂电阻的设置 | 第46-47页 |
4.2.3 直流母线电压环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3 基于下垂法的储能电池储能变流模块均流及储能电池SOC均衡 | 第48-51页 |
4.3.1 储能电池SOC均衡的原理 | 第48-50页 |
4.3.2 超级电容电压环的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3.3 SOC下垂系数设计 | 第51页 |
4.4 复合储能的特性 | 第51-52页 |
4.4.1 直流母线输出阻抗 | 第51-52页 |
4.4.2 复合储能元件对母线功率的响应 | 第52页 |
4.5 仿真和实验结果 | 第52-55页 |
4.5.1 超级电容储能变流模块的静态均流实验结果 | 第53-54页 |
4.5.2 储能电池SOC均衡及储能电池储能交流模块的均流仿真结果 | 第54-55页 |
4.5.3 储能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协同响应仿真结果 | 第5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1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57页 |
5.2 今后工作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