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4页 |
| 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1.2.1 太阳能在农村的利用 | 第14-16页 |
| 1.2.2 蓄热技术的发展应用 | 第16-18页 |
| 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| 1.3.1 存在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| 1.3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2 蓄热地面实验台的构建和实验方案 | 第20-39页 |
| 2.1 蓄热地面实验台的构建 | 第20-24页 |
| 2.1.1 蓄热地面实验台工作原理 | 第20-21页 |
| 2.1.2 蓄热地面实验台的构造 | 第21-24页 |
| 2.2 蓄热地面实验系统的主要部分简介 | 第24-30页 |
| 2.2.1 热源系统 | 第24-25页 |
| 2.2.2 测试仪器 | 第25-30页 |
| 2.3 蓄热地面测试量的测量方法及布置 | 第30-33页 |
| 2.3.1 室内和壁面温度的测定 | 第30页 |
| 2.3.2 供回水温度的测定 | 第30页 |
| 2.3.3 蓄热构造层温度的测定 | 第30-32页 |
| 2.3.4 传热量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| 2.3.5 盘管内热水流量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2.3.6 盘管阻力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2.4 蓄热地面实验方案和工况设计 | 第33-35页 |
| 2.4.1 蓄热地面实验方案 | 第33-34页 |
| 2.4.2 蓄热地面实验工况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2.5 热电阻的标定与误差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2.5.1 热电阻的标定 | 第35-36页 |
| 2.5.2 热电阻误差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3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| 第39-61页 |
| 3.1 标准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及处理 | 第39-46页 |
| 3.1.1 实验数据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3.1.2 蓄热量的计算 | 第42-46页 |
| 3.2 改变供水流量实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及处理 | 第46-53页 |
| 3.2.1 改变供水流量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3.2.2 不同供水流量工况实验的对比分析 | 第49-53页 |
| 3.3 改变供回水温度实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及处理 | 第53-59页 |
| 3.3.1 改变供水温度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53-56页 |
| 3.3.2 不同供水温度工况实验的对比分析 | 第56-59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4 蓄热地面传热理论计算 | 第61-70页 |
| 4.1 蓄热地面传热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假设 | 第61-62页 |
| 4.2 蓄热地面的传热计算 | 第62-66页 |
| 4.2.1 供热管向蓄热体的传热 | 第62-63页 |
| 4.2.2 蓄热体内部的传热 | 第63-65页 |
| 4.2.3 蓄热体表面向外界的传热 | 第65页 |
| 4.2.4 蓄热体向周围保温层的热损失 | 第65-66页 |
| 4.3 蓄热地面内部传热计算与实验对照 | 第66-67页 |
| 4.3.1 计算参数的选定 | 第66页 |
| 4.3.2 蓄热体内部温度分布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4.4 蓄热地面实验系统盘管阻抗的计算 | 第67-69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5 蓄热地面的设计 | 第70-94页 |
| 5.1 蓄热地面的常规尺寸 | 第70-71页 |
| 5.2 热源的选择 | 第71-74页 |
| 5.2.1 太阳能的利用 | 第72-73页 |
| 5.2.2 生物质等能源的利用 | 第73-74页 |
| 5.3 蓄热地面的蓄热和放热特性分析 | 第74-75页 |
| 5.4 蓄热地面的热工设计计算模型 | 第75-83页 |
| 5.5 蓄热地面的热工设计 | 第83-89页 |
| 5.5.1 已知热源和运行时间下蓄热地面的设计 | 第84-86页 |
| 5.5.2 蓄热地面尺寸限定下热源和运行时间的选择 | 第86-89页 |
| 5.6 蓄热地面的应用 | 第89-93页 |
| 5.7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| 结论 | 第94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100页 |
| 附录A C—Free计算程序编写代码 | 第100-10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| 第102-103页 |
| 致谢 | 第103-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