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平衡能力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观察法 | 第11页 |
1.2.2 量表法 | 第11页 |
1.2.3 平衡测试仪评价 | 第11-12页 |
1.2.4 基于姿态的评价 | 第12-14页 |
1.3 平衡能力控制机理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平衡检测系统设计及平衡评价的指标 | 第16-24页 |
2.1 平衡检测系统设计 | 第16-18页 |
2.1.1 平衡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 | 第16-17页 |
2.1.2 平衡检测系统软件介绍 | 第17-18页 |
2.2 平衡评价的指标 | 第18-23页 |
2.2.1 压力中心的计算 | 第18-19页 |
2.2.2 静态平衡能力指标 | 第19-21页 |
2.2.3 动态平衡能力指标 | 第21-2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平衡姿态信息处理 | 第24-38页 |
3.1 MEM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数据模型 | 第24-27页 |
3.1.1 MEMS 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与数据模型 | 第24-26页 |
3.1.2 MEMS 陀螺仪的工作原理与数据模型 | 第26-27页 |
3.2 姿态空间坐标系 | 第27-28页 |
3.3 姿态信息的融合 | 第28-37页 |
3.3.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姿态信息融合 | 第29-31页 |
3.3.2 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姿态信息融合 | 第31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平衡能力评价的方法 | 第38-44页 |
4.1 平衡能力评价的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4.2 平衡能力显著性指标的分析 | 第39页 |
4.3 主成分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4 聚类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平衡能力测试实验 | 第44-51页 |
5.1 静态平衡能力测试 | 第44-47页 |
5.1.1 实验方法 | 第44页 |
5.1.2 平衡指标的分析 | 第44-47页 |
5.1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7页 |
5.2 动态平衡能力测试 | 第47-50页 |
5.2.1 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5.2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6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51-53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51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