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双馈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双馈电机低电压运行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风电场低电压运行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DFIG 模型及暂态特性分析 | 第15-26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| 第15-19页 |
2.2.1 三相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| 第15-17页 |
2.2.2 同步旋转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3 电网故障时 DFIG 定、转子的暂态电压分析 | 第19-23页 |
2.4 电压跌落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基于 CROWBAR 电路的 DFIG 的低电压穿越 | 第26-38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电网电压跌落时基于 CROWBAR 电路的保护方法研究 | 第26-28页 |
3.3 CROWBAR 电阻值的选择原则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4 双馈电机低压穿越时的无功功率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5 CROWBAR 电路的投切策略分析 | 第32页 |
3.6 仿真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6.1 Crowbar 实现 DFIG 低电压穿越的验证 | 第32-34页 |
3.6.2 Crowbar 阻值选取验证 | 第34-35页 |
3.6.3 LVRT 时 DFIG 的无功功率验证 | 第35页 |
3.6.4 LVRT 时 Crowbar 的投切策略验证 | 第35-3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故障条件下的风电场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| 第38-48页 |
4.1 引言 | 第38页 |
4.2 双馈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极限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3 风电系统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| 第40-42页 |
4.3.1 风电场无功功率的整定 | 第40-41页 |
4.3.2 双层无功分配策略制定 | 第41-42页 |
4.4 各无功源协调控制策略的实现 | 第42-44页 |
4.4.1 STATCOM 的控制策略 | 第42-43页 |
4.4.2 DFIG 网侧无功控制 | 第43-44页 |
4.4.3 DFIG 转子侧无功控制策略 | 第44页 |
4.5 算例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5.1 仿真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5.2 Crowbar 电阻阻值对协调策略的影响 | 第45页 |
4.5.3 风电场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的仿真 | 第45-47页 |
4.6 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风电场系统 LVRT 特性分析 | 第48-59页 |
5.1 引言 | 第48页 |
5.2 风电场内机组的相互影响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3 含多风电场系统的 LVRT 特性分析 | 第49-55页 |
5.3.1 不同故障位置的 LVRT 特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3.2 不同故障类型的 LVRT 特性分析 | 第51-55页 |
5.4 LVRT 对风电场继电保护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5.4.1 LVRT 中继电保护影响因素 | 第55页 |
5.4.2 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策略的改进 | 第55-57页 |
5.4.3 仿真分析 | 第5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