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武器工业论文--战车、战舰、战机、航天武器论文--战车论文

车载武器射击过程建模与仿真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车辆载体动态特性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弹丸扰动及内弹道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振动特性和动力学响应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1.3 车载武器建模方法介绍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多体动力学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限元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虚拟样机仿真第11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`第11-12页
第2章 车载武器发射动力学模型第12-22页
    2.1 发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发射动力学模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符号规定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状态矢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各个元件之间的传递方程第17-21页
    2.2 传递矩阵法建立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的优点第21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内弹道过程分析计算第22-30页
    3.1 经典内弹道模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本假设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内弹道方程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炮弹膛内运动作用及特点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内弹道方程组的求解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内弹道前期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弹道第一时期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内弹道第二时期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4章 车载武器膛底合力及后坐运动计算第30-41页
    4.1 膛底合力识别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第一时期即膛内运动时期的膛底合力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后效时期的膛底合力第31-32页
    4.2 后坐运动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后坐运动概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自由后坐运动计算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驻退后坐运动计算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后坐运动完整计算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5章 仿真计算第41-60页
    5.1 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计算流程第41-43页
    5.2 仿真计算结果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内弹道仿真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后坐运动仿真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全炮仿真第48-53页
    5.3 外弹道模型与仿真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外弹道基本假设和运动变量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弹丸质心运动方程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外弹道仿真结果第55页
    5.4 MATLAB GUI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第55-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5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-S模糊仿射系统的鲁棒滤波设计及故障诊断
下一篇:实时数据库设计及实现和事务调度算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