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绪论 | 第11-20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3页 |
(二) 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 家长 | 第13页 |
2. 家庭教育 | 第13-14页 |
3. 家庭教育指导 | 第14页 |
4. 家长学校 | 第14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2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3. 研究反思 | 第17-18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 文献研究法 | 第18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18-19页 |
3. 访谈法 | 第19页 |
4. 统计法 | 第19-20页 |
一、秦皇岛市家长学校的现状调查 | 第20-33页 |
(一) 秦皇岛市家长学校的基本情况 | 第20页 |
(二) 关于家长学校主办方的调查 | 第20-23页 |
1. 现有制度、条件下,家长学校的办学更多地依靠校方 | 第20-21页 |
2. 办好家长学校需要各界提高对家长学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| 第21页 |
3. 教材、师资缺乏 | 第21页 |
4. 办学经费不足 | 第21-22页 |
5. 监督管理不力 | 第22页 |
6. 难以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 | 第22-23页 |
(三) 关于家长的调查 | 第23-30页 |
1. 家庭及家长基本情况 | 第23-24页 |
2.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| 第24-26页 |
3. 家长对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认识 | 第26-27页 |
4. 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的情况 | 第27-28页 |
5. 家长对家长学校工作的评价 | 第28-30页 |
(四) 关于教师的调查 | 第30-32页 |
1.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2. 对家长学校及其工作效果的认识、评价 | 第31页 |
3. 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| 第31-32页 |
(五) 关于学生的调查 | 第32-33页 |
1.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2页 |
2. 对家长学校及其工作效果的认识、评价 | 第32-33页 |
二、影响家长学校教育规范性的因素分析 | 第33-40页 |
(一) 认识方面的原因 | 第33-35页 |
1. 从家长学校的主办者学校看 | 第33页 |
2. 从家长看 | 第33-34页 |
3. 从社会看 | 第34-35页 |
(二) 体制、机制方面的原因 | 第35-37页 |
1. 管理体制 | 第35页 |
2. 法律制度约束机制 | 第35-36页 |
3. 理论研究机制 | 第36页 |
4. 师资培养、培训机制 | 第36页 |
5. 经费来源机制 | 第36-37页 |
(三) 具体操作方面的原因 | 第37-40页 |
1. 指导方式传统单一 | 第37页 |
2. 分类指导不足 | 第37-38页 |
3. 教学内容设置欠科学 | 第38页 |
4. 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 | 第38页 |
5. 学校缺乏对家长学校的有效管理 | 第38-40页 |
三、实现家长学校教育规范性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6页 |
(一) 营造全新社会氛围 | 第40-41页 |
(二) 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| 第41-43页 |
1. 立法保障 | 第41页 |
2. 理论建设 | 第41-42页 |
3. 师资培训 | 第42页 |
4. 经费支持 | 第42-43页 |
(三) 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| 第43-44页 |
1. 加强行政领导 | 第43页 |
2. 完善监督考评 | 第43页 |
3. 设置专门编制 | 第43-44页 |
(四) 开展科学教育指导 | 第44-46页 |
1. 选择合适教学内容 | 第44页 |
2. 采取多种指导方式 | 第44-45页 |
3. 打造两个指导体系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