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关于刑事和解制度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

中文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引言第12-13页
一、刑事和解界定、发展概状及理论基础第13-19页
    (一) 刑事和解的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 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概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刑事和解与刑事调解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刑事和解与刑事案件“私了”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刑事和解与诉辩交易第15-16页
    (三)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中西和谐传统文化的积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私权契约理论向公权的渗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罪刑法定、罪刑相适应原则从绝对到相对的理论转变第18-19页
二、现行刑事和解制度运行路径第19-24页
    (一) 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坚持依法和解原则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严格遵守双方自愿原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坚持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原则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20-21页
    (二)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第21页
    (三)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第21-22页
    (四) 刑事和解的操作程序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刑事和解的启动主体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刑事和解的提出方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刑事和解的主持机关第23-24页
三、FC法院刑事和解基本情况、效果分析、理论困惑及现实问题第24-36页
    (一) 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基本情况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适用刑事和解案件数量、被告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适用刑事和解案件种类增多,且以交通肇事、故意伤害、盗窃案件为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刑事和解案件量刑较轻,缓刑和非监禁刑适用比例较高,无上诉案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刑事和解案件民事赔偿全部到位,被害人全部请求对被告人减轻或从轻处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刑事和解案件审理期限呈现两极化分离现象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 实行刑事和解案件的效果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有效缓解社会矛盾,促进社会和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有利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贯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有利于保障被害人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、有力回应了当今世界轻刑化刑事政策的趋势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6、有利于缓解轻微刑事罪犯监禁效果不良的现状第30页
    (三) 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困境和现实问题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传统司法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社会公众对刑事和解认知分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司法实践具体操作存在诸多问题第32-36页
四、我国刑事和解制度问题化解第36-39页
    (一)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相关立法第36页
    (二) 扩大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将部分重大刑事案件纳入刑事和解范围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将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纳入刑事和解范围第37页
    (三) 建立刑事和解经济赔偿的指引标准第37-38页
    (四) 建立刑事和解的法律监督机制第38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1页
致谢第41-4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派驻基层检察室研究
下一篇:转化型抢劫罪共犯之认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