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4页 |
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2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关系 | 第14-18页 |
·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及内涵 | 第14-16页 |
·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| 第14-16页 |
·和谐社会的内涵 | 第16页 |
·和谐社会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·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| 第16-17页 |
·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3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案例、动因与问题 | 第18-23页 |
·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案例简析 | 第18-20页 |
·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群众民主需求的决定作用 | 第21页 |
·政府行政助推的主导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以上几种案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 第22-23页 |
4 河北省青县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| 第23-29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的提出和发展 | 第23-24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的评析 | 第24-29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的基本内涵 | 第24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的创新之处 | 第24-26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| 第27-29页 |
5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“青县模式”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| 第29-34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存在问题的对策 | 第29-32页 |
·大力加强发展农村经济,为制度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| 第29页 |
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,完善法律体系,为制度创新提供保障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规范村民自治内容程序,改进创新方法,为制度创新提供长效机制 | 第30页 |
·完善村民自治管理体制,提高干部素质,为制度创新提供组织保障 | 第30-31页 |
·引入现代网络技术,完善监督机制,为制度创新提供绿色平台 | 第31-32页 |
·“青县模式”的启示 | 第32-34页 |
·制度创新必须正确认识村民自治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| 第32页 |
·制度创新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设置与之相配套,使之落实 | 第32页 |
·制度创新要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委、群众、民主自治三者关系,缺一不可 | 第32-33页 |
·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现实,满足民众需求 | 第33-34页 |
6 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7-3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