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主要符号一览表 | 第9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| 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CO_2光催化还原发展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1.2.1 CO_2光催化还原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CO_2光催化剂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1.3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| 1.3.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及特点 | 第15页 |
| 1.3.2 氧化石墨烯的光催化性 | 第15-16页 |
| 1.3.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1.3.4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 | 第17-19页 |
| 1.3.5 煤基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| 1.4.2 主要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21-27页 |
| 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1-22页 |
| 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1页 |
| 2.1.2 实验试剂 | 第21-22页 |
| 2.1.3 实验仪器 | 第22页 |
| 2.2 煤基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2-24页 |
| 2.2.1 煤基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| 2.2.2 TiO_2/煤基氧化石墨烯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3页 |
| 2.2.3 煤基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| 2.3 煤基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24-25页 |
| 2.3.1 反应介质的选择 | 第24页 |
| 2.3.2 CO_2光催化还原反应 | 第24页 |
| 2.3.3 甲醇产量计算 | 第24-25页 |
| 2.3.4 CO_2光催化还原产物分析 | 第25页 |
| 2.4 表征及测试 | 第25-27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48页 |
| 3.1 煤基氧化石墨烯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| 第27-33页 |
| 3.1.1 煤基氧化石墨烯形貌与结构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3.1.2 煤基氧化石墨烯光催化性能 | 第28-33页 |
| 3.2 TiO_2/煤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| 第33-37页 |
| 3.2.1 TiO_2/煤基氧化石墨烯形貌与结构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3.2.2 TiO_2/煤基氧化石墨烯光催化性能 | 第35-37页 |
| 3.3 煤基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| 第37-48页 |
| 3.3.1 Cu/TiO_2/煤基氧化石墨烯光催化性能 | 第37-41页 |
| 3.3.2 Fe/TiO_2/煤基氧化石墨烯光催化性能 | 第41-44页 |
| 3.3.3 煤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 | 第44-48页 |
| 4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| 4.1 主要结论 | 第48页 |
| 4.2 研究展望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