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动物学论文

牙鲆三种免疫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引言第12-13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1 趋化因子概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趋化因子结构及其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CXC趋化因子第14-15页
    2 趋化因子受体概况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趋化因子受体结构及其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趋化因子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CCL20/CCR6的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3 硬骨鱼类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鱼类中CXC趋化因子的研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鱼类中CCR趋化因子受体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4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功能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中的作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生理和病理反应中的作用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淋巴细胞的生成及归巢中的作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抗原提呈与T、B淋巴细胞的活化中的作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促进T细胞的极化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 在损伤愈合中的作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6 在肿瘤中的作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7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抗HIV感染中的作用第22-23页
第二章 牙鲆CXCL9趋化因子的克隆、鉴定与表达分析第23-38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用鱼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组织样本采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牙鲆各组织RNA的提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CXCL9基因cDNA克隆验证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中间序列验证RCP引物和RACE引物合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CXCL9中间序列验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 PCR产物纯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5 阳性克隆的检测与测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6 3'RACE-ready cDNA和 5'RACE-ready cDNA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7 大菱鲆趋化因子cDNA 5'和 3'末端的快速扩增(RACE)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序列和进化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第31-32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牙鲆CXCL9基因的克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牙鲆CXCL9基因的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 4 讨论第36-38页
第三章 牙鲆两种新型单外显子PoCCR6A和PoCCR6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第38-52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用鱼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总DNA的提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牙鲆PoCCR6A和PoCCR6B的克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PoCCR6A和PoCCR6B的组织表达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7 PoCCR6A和PoCCR6B在细菌感染后的表达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8 数据分析第41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牙鲆PoCCR6A和PoCCR6B基因的克隆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牙鲆PoCCR6A和PoCCR6B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PoCCR6A和PoCCR6B趋化因子受体在鳗弧菌感染后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3 讨论第51-52页
总结与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64页
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半滑舌鳎TGF-β1和TGF-β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
下一篇:虾肝肠胞虫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与对虾生长相关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