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实践探索与机制优化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研究 | 第9-10页 |
1.2.2 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及渠道创新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3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启示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基础设施投融资理论概述 | 第16-20页 |
2.1 基础设施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基础设施的概念 | 第16页 |
2.1.2 基础设施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1.3 基础设施的作用 | 第17页 |
2.2 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2.1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项目区分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可销售性理论 | 第1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经验借鉴 | 第20-23页 |
3.1 美国模式 | 第20页 |
3.2 法国模式 | 第20-21页 |
3.3 英国模式 | 第21页 |
3.4 日本模式 | 第21-22页 |
3.5 小结 | 第22-23页 |
4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主要模式 | 第23-27页 |
4.1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| 第23-24页 |
4.1.1 财政资金类融资模式 | 第23页 |
4.1.2 银行贷款融资 | 第23页 |
4.1.3 土地出让融资 | 第23页 |
4.1.4 财政部代发政府债券 | 第23-24页 |
4.2 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| 第24-26页 |
4.2.1 公私合作融资 | 第24-25页 |
4.2.2 资产证券化融资 | 第25页 |
4.2.3 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| 第25-26页 |
4.2.4 信托计划融资 | 第26页 |
4.3 小结 | 第26-27页 |
5 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| 第27-34页 |
5.1 重庆市基础设施拥有量 | 第27页 |
5.2 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 | 第27-32页 |
5.2.1 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大 | 第27-28页 |
5.2.2 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 | 第28-29页 |
5.2.3 基础设施各行业发展速度差异明显 | 第29-31页 |
5.2.4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待增强 | 第31-32页 |
5.2.5 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融资压力大 | 第32页 |
5.3 小结 | 第32-34页 |
6 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的投融资模式 | 第34-43页 |
6.1 重庆市投融资模式概述 | 第34-36页 |
6.1.1 定义和特征 | 第34页 |
6.1.2 重庆投融资模式的适用条件 | 第34页 |
6.1.3 重庆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6.1.4 重庆市投融资模式对策建议 | 第35-36页 |
6.2 重庆市投融资模式具体案例提炼 | 第36-39页 |
6.2.1 集中区县信用模式 | 第36页 |
6.2.2 更换投资主体模式 | 第36-37页 |
6.2.3 土地换项目模式 | 第37-38页 |
6.2.4 股权信托模式 | 第38页 |
6.2.5 引入外资模式 | 第38-39页 |
6.2.6 发行企业债券模式 | 第39页 |
6.2.7 特许权经营模式 | 第39页 |
6.3 重庆市投融资模式和国内其他城市模式的比较 | 第39-42页 |
6.3.1 上海模式 | 第40页 |
6.3.2 天津模式 | 第40-41页 |
6.3.3 三种模式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6.4 小结 | 第42-43页 |
7 完善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建议 | 第43-46页 |
7.1 投资方面 | 第43页 |
7.1.1 放松对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管制 | 第43页 |
7.1.2 建立合理的投资退出机制 | 第43页 |
7.2 融资方面 | 第43-44页 |
7.2.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| 第43页 |
7.2.2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| 第43-44页 |
7.2.3 鼓励融资方式多元化、市场化 | 第44页 |
7.3 机制及政策优化方面 | 第44-45页 |
7.3.1 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盈利能力 | 第44页 |
7.3.2 打破行业垄断实行建管分离 | 第44页 |
7.3.3 改革基础设施价格体制 | 第44-45页 |
7.3.4 完善金融政策提供金融支持 | 第45页 |
7.3.5 成立专门的中介机构 | 第45页 |
7.4 小结 | 第45-46页 |
8 结论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